採訪手記:為旅費儲蓄 培養小朋友金錢觀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11日

【明報專訊】2023年轉眼來到7月,意味着今個學年即將終結,莘莘學子很快放暑假了!在悠長假期裏,小朋友很容易各走極端,一是無限輪迴上暑期班,辛苦過平日返學;二是終日無所事事,放題打機。究竟該如何規劃這個暑假呢?今期就請來專家分享,教大家設計一個充實又不忙亂的時間表,善用每一天。

旅途中最好用現鈔

前兩期,我們探討過暑假帶豆丁去旅行要注意的事項,今期延續這個話題,不過,就從理財的角度出發。跟前小學校長、財商教育課程顧問關顯彬(Johnny)做訪問,得到兩個重要的啟發︰一是以後親子旅行,盡可能帶備現鈔;二是重新定義小朋友利市錢的用途!

Johnny指出,家長透過電子貨幣處理機票和住宿兩筆最大的旅行開支後,在旅途中,就最好盡量使用現鈔,「當小朋友的金錢觀未成熟前,其實父母不宜經常在他們面前使用信用卡,因為在他們眼中,刷卡不過是數字上的移動,亦因為無實體金錢在手,孩子更難感受『錢用完就無』的滋味」。

勿讓孩子打利市錢主意

講開旅行使費多多,又特別容易勾起購物慾,遇上小朋友在旅途中扭買東西,或許很多家長都會像我這麼說︰「我唔買㗎,要買就用你自己利市錢啦!」但Johnny認為這樣處理並不恰當,容易令小朋友常打利市錢的主意。「我自己就規定子女,每年要把50%至60%利市錢儲蓄在銀行,並採取『有入無出』的政策,希望透過穩定的投資,滾大這筆錢,令到他們18歲以後,有一筆屬於他們的資產。我亦不容許子女在儲蓄過程中,無故找些理由去動用這些錢。」因此,他說,最務實的做法,是鼓勵孩子事先為旅費儲蓄,儲夠錢才消費。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7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