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無方:想想自己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10日

【明報專訊】2019年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其中一道作文題目為《想想別人》,考評局的命題立意明確指出「現今社會人與人的關係疏離,人們只關心自己,少有想及他人。希望考生可以反思這個現象,想想別人之不幸、人己關係、個人責任」(節錄自考評報告),鼓勵或教導青少年要多想想別人,自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進入秋天,又是各間大學舉行資訊日的季節。每年,我都大力鼓勵我的學生出席,以了解自己有意報讀學科的詳細資料。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告訴我不清楚不知道想不出自己想讀、應該讀、適合讀哪一科。作為師長的我,又會怪責學生怎麼連自己想要什麼也不清楚。

究竟青少年是過於關心自己?還是太少思考自己的需要?

想起了蘇菲兒時一些尷尬片段。約在她4歲時,一次參加課外活動小休的時候,她突然跑到一名不認識的家長面前,不知說了什麼,回來時見她已吃着餅乾。又一次,我們結束了整日玩樂的旅程,大家都拖着疲憊身軀進入擠迫的地鐵車廂,只有4歲的蘇菲突然跟一名坐着的乘客說:「姐姐,我好攰,可否給我坐呢?」

「我好攰,可否給我坐」 大膽說出需要

這種大膽說出自己需要,似乎沒有想想別人的表現,會得到什麼回應?給母親責備沒禮貌?被周遭群眾或當時對象批評?感謝那位本來不認識的家長,稱讚蘇菲有禮貌,並送上美味餅乾,即時解決蘇菲口腹之需;原來她是蘇菲課外活動同學的母親,每次都帶兒子來上課外活動,對蘇菲來說不陌生,對我這個不常出現的母親才感陌生。(後來我跟這位家長做了朋友,到今天已經17年了。)感謝那位萍水相逢的姐姐,竟也真的讓座予蘇菲,讓她可以好好休息。當時的我,蘇菲母親,知道不應批評一個4歲孩子明確表明自己需要、具體行動滿足自己需要的行為;但畢竟還是感到好像干犯了什麽道德的錯般有點不好意思。所以也得感謝蘇菲母親,當時理性控制了自己的感受,沒有批評蘇菲。

讓孩子真正了解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從小便被教導要學習想想別人;但自己的需要、想法呢?小孩稍為不當地表達自己需要,或透露有點瘋狂的想法,即被大人打壓或否定,甚至討論有何問題的空間也沒有。孩子若從小被教導只需乖乖跟從大人做法,那麽長大後很難懂得掌握自主權,也更難為自己作決定。教導孩子意識自己的需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再培養考慮別人的能力。也許過程中有點失禮,要慢慢修正,處理他離經叛道的想法,但這個過程正是成長的養分,讓孩子真正了解自己。

執筆之際,蘇菲正替一個中六學生做升學諮詢,幫助他了解自己真正需要。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0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