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丈夫與青春期的兒子鬧得水火不容,作為太太,又是媽媽,可以如何自處?
「一聽到先生的說話,我就感到很灰心,他只會不斷地埋怨,埋怨兒子沒出息,說我不懂教兒子,又說什麼方法沒有用……」Irene一邊說一邊嘆氣。
自中二開始,兒子阿信沉溺打機的情况愈來愈嚴重,他大部分時間都留在房裏打機,成績也一落千丈。每當丈夫回家,見到兒子又在房裏打機,就馬上氣得暴跳如雷,對兒子破口大罵;兒子便馬上大力關門,與父親整天都不講話。
媽媽當「調解員」 安撫父子情緒
每當丈夫和兒子發生衝突,Irene都充當「調解員」,分別安撫雙方的情緒,但他們的衝突卻愈演愈烈,令她感到非常無奈。
我鼓勵Irene先要好好照料自己的心,身邊要有支援系統,畢竟家庭的轉化是一場長跑。當Irene的心穩定下來,才有空間沉澱思緒。
她理解丈夫大動肝火背後的感受:「他是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但對兒子的狀况感到很難處理,不懂如何面對,很無助,而且他對家人有很強的責任感,所以他對兒子特別焦急。」
兒子沉溺打機 逃避內在壓力
Irene試着讓丈夫理解阿信沉溺打機,是在逃避內在的壓力和無力感,並不是想放棄自己。
丈夫慢慢了解兒子的狀態:「他在小學時面對學業和各類比賽,總是很順利地過了一關又一關。但上到中一,海量的功課和測驗頓時讓他束手無策,第一次考試就『觸礁』,重重打擊他的自信;之後他有試着努力,但成績仍然不好。」
爸爸背後作情感支援
丈夫坦言知道責罵兒子於事無補,但他實在控制不到自己的情緒,很多時感到內疚,愈是責備兒子,愈是不知道再如何面對他。
我鼓勵這對父母,在處理孩子的行為上,起初不一定要父母兩方共同行動,可以讓較穩妥的一方與孩子傾談,另一方則作後援,在情感上作支持和分擔。
往後,丈夫先避免與兒子意氣用事,多點從太太口中了解兒子的狀况,間中不經意輕輕拍拍兒子的膊頭表示支持。
Irene和丈夫知道,每日一小步去調節彼此的溝通,不單是為了解決兒子沉溺打機的行為,而是盼望建立更健康的關係。家庭的氣氛慢慢得到緩和,父子之間的糾纏減少,才有空間聆聽彼此的需要。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