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學習:線上線下同步學習 化身科學家 探究聲音傳播

文章日期:2023年11月14日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顛覆全球生活,也改變了香港的學與教模式。踏入後疫情時代,師生全面回歸實體課,電子學習和傳統面授的意義及價值,均需要重新定位。自去年開始,教育界一班有心人,正努力嘗試把兩者的優勢結合,希望通過「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提高教學彈性,為本港教學策略開闢新路徑。

文︰沈雅詩

香港中文大學和浸會大學,於去年9月展開為期3年的「賽馬會『混合式學習』計劃」(下稱「計劃」),至今支援超過60間本港中、小學推展blended learning。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是其中一間伙伴學校,負責統籌的謝浩天主任(謝sir)指出,面授教學與電子教學,其實各有優勢,「教師在面授課堂,可以更直接回饋和影響學生,帶動他們的學習,而學生與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通過面對面的合作,亦有助訓練他們的共通能力;至於電子學習的好處,則在於學生可隨時隨地取得學習材料,建立個人化的學習路徑,師生亦可即時在線上閱覽和修改資訊」。

在家預習 引起興趣、思考

為提升學與教的效能,該校去年嘗試把面授與線上教學雙軌並行,且在五年級的常識科做試點,「我們選了兩個涉及較多抽象科學概念的課題,分別是『聲音的傳播』和『日蝕』,都是同學不容易憑空想像去理解,所以想借助blended learning,幫學生學得更好」,謝Sir說。

在「計劃」的同儕導師指導下,謝sir與常識科教師重新設計相關課題的教案,並把建構科學知識的過程,拆分成7個步驟,其中第一步「觀察」、第二步「發現問題」和第三步「提出假說」,都採以電子方式。他以「聲音的傳播」為例,「教師準備了一些課前預習短片,讓學生在家中觀看,主要是通過一些小實驗,讓學生有一個初步概念,原來物件的長短、重量或質量不同,所發出的聲音都是不同。這些前置預習,可引起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思考更多問題」。

課堂做實驗 雲端分享結果

第四步「進行實驗」和第五步「收集及分析數據」,則在學校課堂上實行。學生分成6組,每組獲派不同的實驗工具,當中包括日常用品,如水杯、間尺等,也有樂器,如木琴、刮瓜等,「透過實驗,同學便會發現,原來不單是樂器,其實任何工具,都可以用來製作聲音的。而這些工具的長短,會影響它們振動的頻率、音量的大小,以及音調的高低」,謝sir說。

釋放課時 師生反覆驗證

來到第六步「發表和覆核」,也是謝sir覺得課堂最有價值的地方,「作為常識科教師,我們覺得,不單是教授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育學生有科學家的精神。所以我們要求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用電子媒介記錄結果,並模仿科學家在科學期刊發表科學研究般,在雲端分享工具網站Padlet發表研究結果」。由於所有學生都可以在這個平台,即時看到其他人的發表,假如學生對某些結果有質疑,可在課堂上作第七步的「重複和驗證」,互相交換實驗工具,反覆驗證。最後,全班學生一起做歸納,替他們的科學探究下定論。

以往,雖然這兩個課題也會在課堂上做實驗,但謝sir指出,礙於課時所限,很難讓學生走出來,逐一發表研究結果,也無法作進一步的反覆驗證。但在混合式教學策略下,由於部分前置知識會轉移到網上供學生預習、自學,於是可釋放出面授課堂的時間,幫助學生整理、歸納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以往知識的流向,是由教師、書本去到學生,但現在整個社會氛圍,知識都是共同創建的,因此教學範式亦要轉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5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