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培養孩子的好品格是教師和家長的期望。在學校裏,教師採用不同策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例如以英文字母組成品格教育框架,讓孩子學習英文生詞之餘,又能突顯不同類型的品格及品格教育策略。部分學校亦會推行品格計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實踐好行為的習慣。家庭方面,不少父母亦會以言語(口頭教導)及身教(以身作則)幫助子女養成好品格。既然養成好品格如此重要,到底孩子實踐好品格的原動力是什麼?筆者試從心理學及信仰角度剖析「有品原動力」,為品格教養的策略提供參考。
1.外在動力(外力)
在心理學上,行為學派的「獎勵/增強」廣為教育界應用。當希望孩子出現正面行為時,我們可以採用「正增強」或「負增強」來推動他們,前者為給予孩子喜歡的東西(例如貼紙),後者為除去孩子不喜歡的東西(例如額外的補充練習)。
以「正增強」為例,我們希望培養孩子做事要有恆心,並鼓勵他完成所有功課後才去玩玩具;若孩子不半途而廢,便獎勵他晚上可以選一間自己喜愛的餐廳用餐。在建立孩子好品格的初期階段,使用適當的獎勵作為「外力」尤其有效。
2.內在動力(內力)
實踐好品格是一生的素養,然而我們總不能永遠給予孩子獎勵,若孩子單因「外力」而做好行為,一旦失去獎勵,他們便有可能故態復萌。因此,教導孩子內化好品格為個人素養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我們看見鄰居要打招呼,下車時對司機道謝。雖然對方未必會主動「回禮」,但我們仍應待人有禮,展現出有禮貌的品格。這些行為的目的並非因別人的回謝,而是因我們擁有品格素養,這種「內在動力」便成為我們持之以恆實踐品格生活的推動力。
3.宗教信仰
除了以獎勵及個人修養作為原動力,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及家庭亦會透過信仰價值來推行品格教育。以基督教為例,學校會透過耶穌的行為與教訓來闡釋良好品格的特質。如在建立人際關係方面,教師會藉着耶穌對愛仇敵的教導,引發學生學習對人的寬恕和包容。不少學校亦會將宗教元素融入品格教育,如「聖靈果子」包括仁愛、喜樂、和平等品德,從而鼓勵孩子內化正面價值,以行為實踐出來。
無論運用哪一種策略來作品格教育,家長及學校都需要緊密合作、言傳身教,讓孩子不單實踐正面的品德行為,更明白培養品德背後的意義。
文:黎諾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課程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