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智樂早在1994年已引入西方的概念,啟動本地化的醫院遊戲服務,以遊戲令小朋友在抗病歷程中獲得身心靈的照顧。為提升服務水平和加強交流,團隊多年來不斷參與國際會議及探訪世界各地的業內同工;在疫後復常的2023年,我們重新啟動外訪之旅,在6月、10月及11月分別遠赴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以及澳洲和新西蘭。
在多年累積的環球網絡基礎上,我們得以聯繫當地著名的兒童醫院和相關組織,英國之旅有Evelina London Children's Hospital、Great Ormond Street Children's Hospital及Starlight Children's Foundation;美加之旅有C.S. Mott Children's Hospital、McMaster Children's Hospital及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SickKids);澳紐之旅則有Monash Children's Hospital、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Very Special Kids、Starship Children's Hospital及Kidz First Children's Hospital。
外地醫院直接聘用 專科專職服務病童
與多間不同機構溝通交流,兼走進各地醫院,均令外訪成員獲益良多,眼界大開。原來上述多間醫院的醫院遊戲同工均由所屬醫院直接聘用,與本港由非政府組織自行籌募經費作志願服務的方式有所分別;有些醫院會安排醫院遊戲同工以專科專職服務病童,另設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等,又與本地服務涉獵各個病房及由醫院遊戲師統籌全套服務的做法大有不同。
加設戲院動物園 病房佈置如家居
綜觀各醫院環境,可謂各具特色,除香氣四溢的感官花園外,有醫院竟有水族館、動物園,還有以豆豆袋為座位的戲院,可供病牀直接進入的遊戲室,為青少年患者而設的健身室和電玩設施;另有比平常人更高更大的卡通公仔電梯指示,安裝了感應式動物圖案的病房走廊,推開病房即見的遊樂場,以熱帶雨林為主題的等候區及可自由任玩的滑梯遊樂裝置,甚至恍如居室的病房——全因院方細心地把所有醫療設備都安置在衣櫃或收納櫃中;凡此種種,都可見各醫院為創造一個兒童友善治療環境的縝密心思。
3個外訪的行程既緊湊又豐富,在不同的領域,包括醫院環境、服務形式、日常運作、實務技巧、介入手法、培訓模式、發展方向、醫院遊戲工具等,也屬外訪團隊的探究範疇,更為整個團隊帶來不少啟發。原來縱使文化各異,但由外至內的空間佈局,形形色色遊戲工具的功能和目標,卻出奇地相同。
透過每次會面、每次對話和智樂外訪團隊的分享,均可點點滴滴建立雙向的專業網絡,更有助持續的資訊分享和經驗傳遞,在地球不同經緯線上,為患病的小朋友送上愛心關懷。
患病無法改變,慶幸世界各地都有關心病童身心靈需要的醫院遊戲師,為身處不同抗病歷程的小朋友,帶來適切又貼心的遊戲方案。香港的智樂醫院遊戲師,會繼續努力加油!
文:江小萍(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