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遊戲:在醫院玩遊戲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5日

【明報專訊】我們相信,小朋友病了也要玩遊戲,所以,我們早在1994年於本地開展醫院遊戲服務;惟多年來一直靠善心組織支持,才能在未納入港府醫療體系的情况下,持續為病童服務。芸芸的善款來源中,包括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支持2019年2月至2024年7月為期5年半的「賽馬會智樂遊藝樂童行」計劃。

計劃下支持推行醫院遊戲服務的本地公立醫院橫跨3個聯網,計有九龍中的香港兒童醫院、九龍東的將軍澳醫院及新界東的威爾斯親王醫院;不可不提的是,全靠賽馬會的資助,才能於2018年12月開始分階段啟用的香港兒童醫院帶來醫院遊戲服務,讓更多患上嚴重、複雜、不常見及需要跨專科治理的病童,在漫長的抗病歷程中,不論身心和情緒,都能獲得全面和悉心的關顧。

細數走過的5年,歷經世紀疫症的網上新猷外,我們也擴展服務的病類至25種/科,其中的內分泌科、風濕科、放射科、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更是醫院遊戲師首度涉獵的範疇,對於配合醫護治療和滿足病童需要的各種醫院遊戲介入方案,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可幸在過去多年的經驗累積下,一眾醫院遊戲師已了解與醫護人員組成伙伴團隊的必要和重要,因而早早籌劃會議,建立完善的評估及轉介流程,務求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醫護人員專責醫療及身體機能上的治療及護理,醫院遊戲師則帶領病童在心理及認知層面好好準備,理解患病因由及治病歷程外,並從中培養抗逆力及創造正面的應對方案。

逾5萬人次病童受惠 「病咗都要玩」

這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5年來令53,550人次的病童受惠,超過九成受惠者表示滿意;認為病童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合作的醫護人員同樣超過九成,由此可見,醫院遊戲為病童和醫護帶來雙贏,發揮的效用令人振奮鼓舞。

除了醫療上的支援,病童也是小朋友,同樣需要玩遊戲,更因為受限於患病狀况和醫療需要,生活體驗大大減少。「賽馬會智樂遊藝樂同行」計劃因而引入遊戲及藝術元素,真正實現「病咗都要玩」。醫院遊師在病榻旁與病童玩遊戲外,更會舉行形形色色的手工和藝術體驗工作坊,讓病童重拾常規的活動趣味。

遊戲回應了病童的本能需要,也可改變病房環境,令氣氛更趨兒童友善,玩的種類包括音樂遊戲,具備音樂造詣的醫護人員當然被邀一起參與表演,與眾同樂。精彩演出隨後更被上載至網上平台,讓病童隨時重溫細味。

患病無法選擇,但如何面對疾病,如何演繹抗病歷程,卻是一道開放題。這5年的一幕一幕,就是病童獲享遊戲良藥的最佳見證。

文:江小萍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