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展望:AI勢不可擋 社會加速轉型 多元、個性化學習 助孩子聯通世界

文章日期:2025年01月07日

【明報專訊】回顧2024年,本港雖已全面復常,但早年嚴峻的疫情,仍然為學生以至教育工作者,留下深刻而長遠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也加速了本港學校的數碼化轉型,帶來改變的契機。在全球一體化環境下,究竟香港未來教育,應何去何從?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校長蘇炳輝、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校長林德育,齊齊在2025年的開始,分享他們對教育的看法。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今天的教育,正是為明天的社會培養人才。香港的學生,今天需要學什麼、怎麼學,才能迎向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呢?3名資深教育工作者,各有不同的看法。

◆啟信校長蘇炳輝:培養正確價值觀運用AI 設「時事科」關注世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下稱啟信)校長蘇炳輝說,人工智能(AI)勢不可擋,他預計,AI應用於教育領域,將會愈來愈廣泛。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協力裝備新一代掌握AI科技,也應同時加強培育他們的道德觀念,「把AI用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用,說的都是品格和誠信,讓學生抱持正確的道德價值去運用科技,我認為同樣是未來教育重要的一環」。

他又談到,在全球一體化下,本港教育更應該幫助小朋友擴闊視野,面向世界,「現在許多小學都有舉辦不同的跨境活動,這是沒有錯的,但最重要的是,這些跨境活動能讓學生『看見』什麼?他們真的能夠從中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嗎?」

連繫UNESCO可持續發展目標

蘇炳輝續指,小學常識科即將分拆成科學科和人文科,雖然人文科其中一個範疇是圍繞「世界與我」,但他認為,所涉獵的內容,還是不夠深入,「如果希望香港的小朋友擁有國際視線,那就不應單單聚焦於認識香港、認識祖國,還要認識世界」。

他以啟信為例,該校所設的「時事科」,以時事議題做切入點,再連繫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倡議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從小一開始,培養學生更廣闊及長遠的視野,啟發孩子思考如何創建更理想的未來。「坦白說,17個SDGs中,有部分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深奧的,這些我們會輕輕帶過,但有些則是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如『無貧窮』、『性別平等』、『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等,教師會透過分享報章、短片或相關資料,以真實情境切入,先引起學生的關注,再帶出SDGs中相關的概念,接着一起討論看法。」

在教育界打滾了38年的蘇炳輝,有感近年香港小朋友的目光愈來愈狹窄,甚少留意世界大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被虛擬世界吸引了,因此在教育層面上,有需要去刻意營造氛圍,提升孩子對世界議題的認知。「我們試過問學生,假如你將來是其中一個政策主導者,你會做些什麼去解決世界正面對的問題呢?同學都幾有創意,雖然他們的答案未必很成熟,但不打緊,因為『時事科』只是想透過一個有系統的課程框架,觸發學生去關注某些事,我相信如果他們對某些議題特別感興趣,再長大些,就會自己去深入研究,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德萃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自研AI Chatbot改功課 一對一指導提效能

AI熱潮在2022年尾席捲全球,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喜見在2024年,本港有不少學校、教育機構,都相繼開展跟AI相關的項目,例如舉辦教師培訓工作坊,輔助教師利用AI工具去處理日常備課及行政工作;也有學校增設AI課程,裝備學生掌握這個未來技能。展望2025年的教育趨勢,他相信重點是研究如何通過AI,幫助學生獲得更個性化的指導,提升學習效能。

他指出,當前教育遇到最大的難題,是師生比例高,而這個格局,亦是在整體教育資源有限下,暫時難以打破的,「香港學校,一般來說,大約是1名教師面對20多名學生,儘管我們都明白,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學習進度不一,但在現實限制下,教師實在無辦法像私人補習導師般,替每名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指導。然而,隨着AI的普及,卻有可能突破這種局限,為教育帶來改變!」

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也是「IT達人」的朱子穎,數月前就小試牛刀,在Poe平台開發了一個AI Chatbot,原意是用來協助該校教師批改功課,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但因為教師反應一般,他遂轉移開放給公眾免費試用,結果首月,已經吸引到逾4000名家長使用,「其實操作很簡單的,只需要用手機對着功課拍一張照片,AI Chatbot已經可說明此份習作的學習目標,接着會自動批改功課,然後分析孩子的學習表現,繼而針對其需要,提出建議和改善策略」。他認為「分析」這一環,在教育層面上,意義重大,「理想的教育,不是單單讓學生做完、考完便算,而是需要審視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方面,AI可以幫上許多」。

談及Google開發的AI Gemini,也新加入即時語音互動和熒幕分享功能,朱子穎說,若能善用AI工具於教育領域,在學校也能做到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指導,「假如學生有不懂做的功課,只要透過熒幕分享功能,讓AI閱覽,AI便會通過提問,去引導孩子思考、理解題目,從而完成作業」。

他又謂,現時全港所有學校都有Wi-Fi網絡和充足的流動電腦裝置,加上教師能輕易參與到專業發展課程或活動,這對於香港推動AI教育革新,相信有一定優勢。

◆將循校長林德育:科技輔助「適異教學」 善用社會資源增見識

對於香港教育未來的發展藍圖,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下稱將循)校長林德育提出4大方向,包括學習應更趨個性化、善用電子科技、營造多元的校園氛圍,以及加強學校作為孩子聯通社會以至世界的橋樑角色。

他說︰「無論是教師、家長或學生,首先要認知並接納人的多樣性,每個人的強項、可發揮的地方都不同,當學校能夠建立起這種擁抱多樣性的氛圍,就自然不會再奉行統一化的教學,取而代之,是讓每個學生可按着自己的能力、學習模式,作個性化的學習,當中便需要有電子科技的配合。」

林德育以將循為例,該校為營造多元氛圍,下過不少工夫,包括採用平均分班而非成績分班,大部分活動都讓所有學生參與而不作篩選,校園亦設置Music Corner、Art Corner ,以及由港鐵退役列車改裝成的「展現號」,讓每個學生,不論成績,都可以自由申請於場地內表演或展示自己的作品、珍藏品。

在課堂上,該校運用「適異教學」,透過不同的教學策略,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學習得到,「亦因為將循推行自攜裝置(BYOD)計劃,有了科技的協助,即使是同一班、同一個課堂,不同學習能力、學習狀况的學生,都可以各自學習他們需要學習的內容,達到個性化的學習」。

學校是教育的空間,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前瞻學校未來,又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呢?林德育指出,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學習羅盤2030」,「知識」應涵蓋4種類,分別是學科知識、跨學科知識、認知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前兩種知識,藉教師的專業能力,在學校場景已經可以處理到,但後兩者則不然,「認知知識,說的是例如職場人士如何工作和思考;程序性知識是需要理解和採取哪些步驟與行動去實現目標。要學生獲得這些知識,學校便要把社會的資源帶入學校,同時亦要把學生帶出社會以至世界」。

該校最近便與商界合作,藉着機構員工到校分享,讓學生汲取點子,學習如何為改善學校,向校長建言獻策;早前教師又率領部分學生到海南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學習和觀摩,並且直擊火箭發射升空,讓孩子透過此行,認識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增廣他們的見識。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