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兩夫婦的教養意見未必一致,鬧分歧的情况經常出現。如何解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陳陳思穎(Cecily)表示,夫妻間彼此最需要學會謙卑,不要一味認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正確。「很多時在照顧孩子上沒有絕對的對錯,先要相信大家都想為子女好,都愛惜子女。接着我們要對事不對人,平心靜氣聽聽對方意見,嘗試客觀理性去選擇相對較好的方法,甚至可以試完一個方法,再試另一個方法,只要不傷害到子女便可。」她舉例嬰兒睡覺時,有人覺得要把他放上嬰兒牀自行入睡,也有人覺得要抱着他哄他睡,雙方不妨看看不同做法和效果,再作最後決定。
有時夫妻吵起來,但又避免不了要繼續合力照顧孩子,或不留神地在孩子面前說了些「單單打打」的說話,又或表現不悅,這對子女,尤其已懂事的孩子也會帶來負面影響。Cecily說,子女感應到父母間的衝突矛盾,難免會焦慮不安、有壓力及變得敏感。她認為夫婦倆在子女面前吵架,不但會令他們情緒波動,更因這些情緒而展現一些行為反應如發脾氣;或特別乖巧聽話希望令大人開心等。這些行為反應或能令他們在短時間內感到舒服一點,但亦可能長遠塑造了一些不健康的性格和習慣。「所以兩夫婦若有衝突矛盾,千萬不要拖延,要盡快處理。父母有和諧的婚姻關係,大家有商有量,有講有笑,就是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孩子太黐身 親密關係易受影響
相反,小朋友整天黏着父母,或者連睡覺時也要「霸着」爸爸或媽媽,也並非健康關係。Cecily指小朋友黐身、依附大人,是與生俱來、正常的成長過程,「但我見過很多父母因太喜歡小朋友,就要跟小朋友同睡。待小朋友漸漸長大,有些爸爸更會與太太及孩子分開睡覺,這對孩子及父母都沒有好處」。她表示,這會影響夫妻間的親密關係及性生活。肌膚之親與性生活對婚姻關係非常重要,香港人生活已經非常繁忙緊張,孩子出生後要兼顧的更多。夫妻間的相處,往往由談情說愛、互相關心和分享,變為處理生活上大小事務。如果連親密關係都變疏離,夫婦婚姻關係就會慢慢變淡和脆弱,更有可能抵受不住婚外情的試探。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