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進校:AI報告取代學習報告 記錄校內外成就

文章日期:2025年02月25日

【明報專訊】PMI平台在2024/25年度正式引入校園,暫時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先導學校,佛教慈敬學校(下稱慈敬)是其中一間。不過,原來早在PMI平台誕生以前,向來重視學生幸福感的慈敬校長范秀琪,便跟GRWTH有着不謀而合的理念,她在上學年已嘗試在成績表以外,為每名學生多做一份「學習報告」,用以記錄孩子在學術以外的一些成就。

「我的想法是,有些孩子未必在學業成績上十分出眾,但在其他範疇,卻有很優秀的表現,這些都值得記錄下來,讓學生自己、讓家長看見」。她補充,惟礙於人手和資源所限,當時的「學習報告」只能做到列表記錄,難以作進深分析,而PMI平台,正好滿足到她的所想所求。

於是該校在本學年,便決定用AI報告全面取代「學習報告」,但目前除了六年級學生已在農曆新年假前收到AI報告外,其餘年級的學生,皆未獲派發。慈敬資訊科技統籌主任吳浩賢(吳sir)解釋相關安排︰「這是因為六年級同學趕着應付升中面試,所以便率先派給他們。但其實慈敬全年有3個學段,而很多在學術以外的比賽,例如編程及體育賽事,都集中在下學期舉行,因此,我們打算待第三學段才向全校學生發放這個AI報告,屆時資料就會完整些」。

與收成績表不同 學生表現雀躍

他又憶述當天六年級學生收到這份AI報告時的情景,「大家都表現得很雀躍,小朋友對於那些『雷達圖』很感興趣。但最初他們拿上手時,也不太理解是怎樣一回事,於是便圍在一起互相比較,然後就發現,原來參加了某些活動,便會發展出比較多某一方面的智能和特質」。他笑言,眼見學生收到這份報告時,態度都是正面的,並無負面的感覺,完全不像收到成績表時的模樣!

此外,平台亦有供家長參與的部分,學校可選擇開放平台,讓家長上載子女外出參加比賽的獎項。范秀琪不諱言,以往該校的政策是,若非由校方推薦參加,學生所有得獎資料,都不會記錄在成績表內,但近年她的想法有變,「我覺得不管在校內或校外的成就或服務也好,這些都是孩子人生裏的經歷,是他們成長歷程的一部分,也因着PMI平台之便,我相信,現在是合適的時間,邀請家長一起參與這個紀錄」。她表示,待教師對PMI平台的操作更熟練後,下一步便會開放給家長使用。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2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