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FOCUS.採訪手記:教師活用AI 學生得益

文章日期:2025年02月25日

【明報專訊】前陣子,看到一則內地新聞,說浙江省杭州市部分中小學教師,因為不想每個學期結束時,都要捱更抵夜,替每名學生在成績表上撰寫最少200字、獨一無二的評語,遂乘人工智能(AI)崛起,今年嘗試改用AI生成評語,但此舉惹來家長熱議,支持和反對的聲音也兩極。

內地老師用AI生成評語惹爭議

碰巧今期的封面故事,同樣圍繞AI主題,講及本港有初創企業開發了一個教育科技平台,專門協助中小學,用AI分析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特質,並按資料為他們生成一份圖文並茂的「學習報告」,從而更全面地呈現在自己、家長及教師面前。

雖然這兩宗AI教育新聞分別發生在內地及本港,但不禁令人聯想到,AI成為教師更深入了解學生的輔助工具,將會是大勢所趨,不知學界各持份者,對這個新趨勢又有什麼看法呢?我就甚欣賞這個配搭。

毋庸置疑,AI相比起人類,有更高效的整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綜合學生的個人數據,但最終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去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這是育人的工作,AI做不了,還得靠教師。因此,只要用得其所,AI與教師「雙劍合璧」,我相信得益的絕對是學生。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2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