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導航:成長越野賽 當孩子的生命教練

文章日期:2025年03月11日

【明報專訊】最近,一部名為《香港四徑大步走》的電影,生動地描繪了「香港四徑超級挑戰」3日3夜的比賽。參賽者所經歷的艱辛與掙扎深深感動了我,觀影時不禁熱淚盈眶。青春期的孩子面對着許多未知的挑戰,包括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及自我懷疑,他們就像在越野賽中奔跑的選手,而父母則可以成為他們的生命教練,陪伴他們探索自我,找到合適的節奏與方向,幫助他們穩步走過一場又一場的成長耐力賽。

激發孩子自我導航

教練不會代替選手跑步,而是要協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體能、分析路徑、規劃策略。同樣地,青少年所需要的並不是代勞的父母,而是幫助他們理解自己、釐清目標的導航者。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特質與性格,當他們迷惘時,首先要肯定他們的優點,激發他們的熱情,然後一起探索適合的路徑。曾經,我認識一名少女,她由於未能適應校園生活而一度停學。她的父母了解她的處境,鼓勵她持續追尋繪畫的興趣。經過一段時間,她開始在網上分享作品,逐漸重拾自信,最終在設計領域找到發展方向。正如越野跑者需要決定步伐與方向,青少年也需要練習為自己的人生去抉擇。父母應避免急於為他們規劃路線,而是應該幫助他們看清自己,從理解出發,賦予孩子力量。

成為孩子的補給站

在賽跑途中,難免會跌倒、受傷、疲憊,這時候補給站的支援尤為重要。教練需要信任支援團隊,讓跑者在處理傷口、補充能量後再度出發。在青春的道路上,孩子也會面對挫敗與沮喪,此時父母正是他們的補給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情感上的接納,讓他們感受到家是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父母可以說:「知道你辛苦了」、「真不容易喔」、「一定很難受吧」,或是輕輕拍打肩膀,讓孩子冷靜下來。這些言語和行動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與理解,幫助他們重新振作。此外,學校的教師和社工也是教練的支援團隊,彼此合作為孩子提供協助。孩子們在孤獨的跑道上,還有隊友的支持,這種互相激勵的力量常常成為他們向前的動力。教練的任務不是喋喋不休,而是提供必要的「補給」。

為孩子喝彩

當跑者抵達終點時,教練會與他們擁抱、拍照,分享喜悅。父母同樣可以在孩子完成任務、經歷挑戰後,與他們共同慶祝。不要急於追問結果,能夠完成過程本身就值得讚賞。一頓晚餐、一杯雪糕,一張表達欣賞的紙條,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心意與鼓勵。

親愛的父母們,請相信,當我們用接納取代焦慮,用傾聽取代指導,孩子將在我們的守望中,培養出更大的耐力與勇氣,並在成長的旅途中走得更穩、更遠。陪伴他們的每一步,都是對他們未來的一份支持與祝福。

文:何翠亮(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學校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4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