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電視劇《混沌少年時》中的青少年,說了不少網絡用語,包括不同顏色的愛心代表不同意思,用alpha、beta和sigma描述不同類型男性等,或許對不少父母輩觀眾來說,完全一頭霧水。Chris經常收到兒子的「潮語」,「我大仔有次send了個K字給我,我不明白,後來問他,原來是指OK。他又常說TTYL(talk to you later的縮寫),我問AI才知道意思。他們喜歡用短語,是因為在網絡和流行文化影響下,他們的思維模式是碎片化的,即思想層面較淺、零碎而跳脫」。
Chris指孩子們的潮語轉換得很快,父母若硬要用這些潮語來跟子女溝通,有時他們反而會覺得你out,「父母不一定要扮潮,但可上網或直接問年輕人相關潮語是什麼意思,他們知道你明白的話,也會覺得『你都識啲嘢喎』」。他又指,就是因為青少年心理轉變太快,若我們常常長篇大論跟他們說理,他們會覺得「唔啱嘴形」,所以父母也應與時並進,「就等於你冬天去日本,不明白為何餐廳仍會給你遞上一杯冰水,甚至會覺得不夠體貼;若你知道日本人以冰水待客代表重視和禮貌,你也會多一份理解。父母不一定要喜歡或認同年輕人的行為用語,但若你肯進入他們的世界,去了解其想法、用語意思,你便更能理解他們了」。
■網絡潮語解碼
望周知=希望大家都知道
哥布林=不受歡迎、相貌欠佳,多形容男生
讓他煮=字面上是「讓他下廚」,實際是指「讓他處理、讓他自由發揮」
0尊、0明、0買等=0是「零」的意思,即「沒有」。
0尊、0明、0買,即不尊重、不明白、沒有買
emo=emotional縮寫,但常指不開心、心情低落等負面感受
OJ=OK,因為鍵盤K字在J字旁,常有人按錯而成
感建分=關於感情所有問題,一律建議分手
好99=好QQ,即「好可愛」
MNYY=Must Need要有,即「一定要有」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