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鬆一ZONE:家有小霸王 管教有法

文章日期:2025年04月08日

【明報專訊】面對家人:「走開啦!阻住晒!」

面對長輩:「好煩呀你!」

應對父母的要求:「我又唔係唔做,你嘈住晒做乜啫!」

應對父母指正錯處:「我錯?你又好得過我咩?!」

面對外傭:「你攞杯水畀我!」

父母遇到孩子種種對家人頤指氣使的囂張態度,相信都難按捺心中怒火,或會反問自己,真不知何時教出一個如斯目中無人的小傢伙——對父母大呼小叫,對長輩沒大沒小,用吼叫方式跟家人說話,做錯被指正就大聲回嗆,用命令式言詞叫人幫他等。孩子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小霸王般指揮家人,究竟是他天生霸道,還是後天父母在教養上出現了什麼差池?

愛命令人的孩子是如何煉成的?

(1) 父母誤以為孩子「命令人」是戲言,一向沒當真而假裝服從,繼而令他習以為常。

(2)父母慣用呼喝命令的方式對待家人,孩子只是有樣學樣而已。

(3)父母過於寵愛孩子,不想逆意而令他不開心。

愛孩子,就要管教他

(1)改變教養方式,減少命令口脗

孩子愛命令人,許多時是從模仿來的,所以,父母平日跟孩子溝通時,要有耐心,避免出現喝令式說話而令他照辦煮碗。

(2)讓孩子明白正確表達,別人會更願意合作

父母身教,用和善、有禮貌的語氣去表達,別人會更樂意答應請求,並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當中良好的效果。「有禮貌、好好地說」,對孩子而言,是稍為抽象的概念,父母可以跟他一齊討論並引導,何謂恰當、令人接受的溝通方式。

(3)讓孩子體會被人指揮的感受

引導孩子感同身受,體會被人指揮的不良感覺;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讓孩子意會當事人被人命令時的難堪感受。

(4)讓孩子學習「被拒絕」

孩子被人說「不」或感失望,家長應教導孩子毋須即時動怒、反擊、回嗆,因為別人也有他的想法。孩子需學習先慢一點,嘗試思考,明白和尊重他人!就算被拒而不開心都是正常,反而要幫自己化解當中不快的感覺。

(5)讓孩子知道父母在意

直接告訴孩子,他的命令式要求實在令人感到不舒服,必須令他知道和警醒,父母是十分在意他沒大沒小的不禮貌態度和行為。假如孩子有所改善,父母就要真誠地讚賞孩子做得對的地方,令他有持續做好行為的動力。

(6)讓孩子學習正確判斷

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可能連別人在意他不禮貌的語氣也搞不懂。父母必須教導孩子學習分辨,什麼是令人反感的不禮貌語氣和專橫跋扈的態度。

(7)賦予孩子合理掌控權

孩子愛指揮,往往源於想要掌控,感覺自己長大了。因此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孩子適當的選擇,讓他做決定。當然,任何選擇所帶來的結果,孩子也要同時間學習去承擔。

(8)家人一致教養態度

家人愛惜孩子是正常不過,但不可以用放任、縱容的方式來愛孩子。家人應以孩子正面成長為大前提,將彼此教養的態度和方法拉近,互相協作,以減少孩子愛命令和指揮別人的驕縱態度和行為。

點•醒•家長

孩子成長的其中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讓他明白世界不是圍繞着他轉的!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上必須緊記:不可以所有事都照孩子意思去做,不能讓孩子用哭鬧來達成目的,更不能讓孩子命令大人做事。

文:慈慧幼苗專業團隊

作者簡介:「慈慧幼苗」是一所致力拓展0至6歲幼兒培育及發展的慈善機構。透過互動資源平台及專業的家長教育培訓課程,教育公眾正確的育兒知識,啟導幼兒建立正向思維與正面價值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8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