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親子台:什麼是學習?

文章日期:2025年06月10日

【明報專訊】雪雪(大女兒)的學校非常重視孩子的全人發展。學生中若有學科成績好,會有獎勵;同樣地,術科成績或體育表現好,也有同樣的獎勵。而且,學校認為游泳是求生本能,所以每星期除了兩節體育課外,還有游泳課。學校的角度認為這不是一項才藝,而是本能。

每年學校都設有水運會,並在上課時間舉辦全校小鐵人賽,作為均衡學習歷程一部分。其中一個學校傳統,是每個學生(除了身體有特殊狀况外)到六年級時,必須徒步上高山 ,要成功攀越高峰才能畢業。孩子需由升六年級的暑假開始,每月接受爬山訓練,以便學期末時可以全班成功攻頂。我不時在周末看見小朋友在練習行山,風雨無阻,防水衣服與背包是他們的必要裝備之一。

刻苦訓練背後 是勇氣與毅力

到升上中學,學校還會有橫渡日月潭,以及環島單車遊,雖然我也會暗暗替不愛運動的雪雪叫苦,但心底裏還是很感謝學校這些訓練,因為我深知道堅持完成每一次登山、每一次小鐵人、每一次環島單車、每一次渡海泳……都是成長的一件大事。特別是當我們埋怨新一代沒有恆心、做事容易放棄時,這些刻苦訓練背後,都是勇氣與毅力。這既是一次增強自信的機會,也是挑戰自己的青葱歲月。

上月雪雪的中學師兄師姐在參加環島單車遊時,其中一個小隊發生了交通意外,有一輛逆向行車的車輛,撞傷了7名學生,其中一人重傷。事後有很多人出來講話,有些說法是:「為什麼學校要辦這種活動?」、「這麼危險,為什麼要讓學生騎車環島?」

學校環島遊生意外惹爭議

坦白說,少做少錯的方法大概人人都會,但難得學校出心出力,帶學生把教室搬到社會現場,把教育行動付諸實行,事實上,大家都有充足安全訓練,也有專業教練帶領。不幸的事情發生要指摘的,不應是帶孩子踏上成長之旅的教育者,而是逆線行車的鹵莽駕駛者。

追夢的過程,雖然絕不應用意外或血水換來成長。但既然意外發生了,如何面對也是一種學習。中學、小學部都有自發及校方舉行的慰問及支持行動,有心意卡有絲帶。師長也有作危機、安全,以及生死教育,並提供心理輔導友援。在我們看來,這些才是真正的學習。

深願受傷的師兄師姐早日康復,往後的行程也平平安安,在追夢的過程中勇往直前。用努力與汗水堅持下去的經驗,將會受用一生,更勝讀萬卷書。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7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