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假如,我們仍然相信教育,仍然相信教育是要建立下一代人的生命,那麼,我們就不能輕看每天為孩子所做的事,究竟,我...
【明報專訊】我是學能測驗年代的人,小時候很喜歡那些數字推理的練習,覺得數字饒有趣味。中五那一年,學校選了我和幾個同學參加...
【明報專訊】香港城市節奏急促,行人步履匆匆,地鐵扶手電梯的速度也較很多一線大城市要快,香港人口頭禪「唔使急,最緊要快」,...
【明報專訊】我們相信,遊戲是小朋友的成長需要,健康時要玩,就算患病不適,遊戲也必不可少!早在1994年,我們已在本地公立...
【明報專訊】由於自閉症兒童難以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不懂解讀別人的情緒,因此有時他們會做出不符合社交禮儀的行為,繼而影響...
【明報專訊】問孩子意見時,他們常說「不知道」,父母可以怎樣了解他們的想法?...
【明報專訊】又一村英文好 利考直資...
【明報專訊】13歲的紫晴,剛被診斷有S形脊柱側彎,今天第一次見物理治療師。「平時只覺她坐得歪歪斜斜,疫情後重新上芭蕾舞課...
【明報專訊】非華語與華語學生的家庭背景迥然不同,然而我們的主流學校,過往只有華語學生就讀,無論課程與教學都依據華語學生的...
【明報專訊】東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已12年,最近跟日本媽媽們提起,大家仍會流露出哀傷的表情,對當年感受的恐懼仍歷歷在目。...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實施超過2年半的口罩令終於撤除,全港學生毋須再戴口罩上學,學界均表示歡迎,認為更有助學生的課堂學...
【明報專訊】在2020年9月、新冠疫情期間出任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將循)校長的林德育,在政府撤除口罩令的首天,即選擇以「...
【明報專訊】真理浸信會富泰幼稚園校長葉美玲亦歡迎政府撤除口罩令,認為對幼兒發展有莫大裨益,「第一是學語言,以往老師戴着口...
【明報專訊】想孩子懂得尊重同學戴或不佩戴口罩的決定,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總幹事吳健文說,可由建立同理心做起,「最重要令小...
【明報專訊】●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開放日...
【明報專訊】長達959天的口罩令終於在本月1日撤除,原以為市民都引頸以待,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大部分人還是繼續戴口罩,校園...
【明報專訊】仁濟醫院即將舉行全港賣旗日,以大家熟悉的表情符號「emoji- The Iconic Brand」擔當旗紙主...
【明報專訊】若你是Snoopy迷,又熱愛運動,就不要錯過今年舉辦的Snoopy Run 2023!是次賽事分為1公里障礙...
【明報專訊】爸媽們,可曾埋怨孩子「不聽講」、「包拗頸」?或許只是親子間未找到合適的溝通方法。兒童事務委員會將舉辦網上講座...
【明報專訊】人氣迪士尼音樂會回歸了,並由「HKSW交響樂團」40多名樂手,聯同4名來自美國的歌手,為大家帶來美妙的音樂。...
【明報專訊】日常生活與科學息息相關,裘槎基金會、教育局及香港科學館聯合主辦科學周,為不同年齡的小朋友打開科學大門,讓他們...
【明報專訊】踏入2023年兩個多月,學校收到的教育局指引都關乎校園「復常」安排。取消學校疫苗通行證、所有學生也可參與課後...
【明報專訊】心兒的媽媽最近一次來校,愁眉苦臉,原因是女兒打遊戲機到天亮,結果當然是賴牀不上學,無論她如何勸喻或責罵,心兒...
【明報專訊】在小學的美術環保創作中,很多時也會從日常生活中發掘素材,特別是一些預算棄掉的東西,透過構思和改良便可以加以應...
【明報專訊】曾經有一名家長向筆者分享,他的孩子自信心低落,做任何事情也提不起精神。筆者向家長建議可以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