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龍6看點!大坑‧維園‧薄扶林中秋舞火龍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11日
大坑舞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中秋期間都會舉行舞火龍。大坑舞火龍2019將於9月12至14日舉行,長達67公尺、火光閃爍的火龍在街道上穿梭,場面熱鬧壯觀,火龍在中秋夜更會在維園附近舞動,吸引遊人觀看。除了大坑,薄扶林村亦有中秋舞火龍習俗。大家對舞火龍認識有多深?
大坑舞火龍6大看點
1. 67公尺火龍 300人舞動
火龍長達67公尺,光是龍頭已重達48公斤,由約300人舞動火龍,用上逾萬支線香。
2. 帶頭兩龍珠 實為沙田柚
龍珠是一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共有兩顆,負責提龍珠的人引領火龍前進,龍珠邊走邊轉動猶如大明珠。
3. 龍頭繫紅帶 寓意吉祥
龍頭是一個龍頭形狀的藤架,以珍珠草包紮而成,一對龍眼是兩支電筒,龍牙以鋸齒形狀的鋼片製成,舌頭則是漆紅的鋼片。火龍經祭祀開光後,龍頭會繫上紅帶及紙紮裝飾,寓意吉祥。
4. 龍身31節 珍珠草紮成
龍身共有31節,製作時以粗麻繩做龍骨,再用珍珠草紮成龍身。
5. 大坑起點蓮花宮
逾150年歷史的大坑蓮花宮是舞火龍的起點,途經浣紗街、京街、新村街等,再回到浣紗街拔香並重新插香。
6. 「龍餅」慰勞健兒
村民以往會在巡遊結束後,以「龍粥」慰勞舞火龍健兒,時至今日已演變成簡便的「龍餅」,即是以紙袋盛載合桃酥、雞仔餅、老婆餅、嚤囉酥,以及附有祈求平安的「龍香」。
知多啲:舞火龍源於19世紀 祈消除瘟疫
舞火龍傳統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如今成了香港獨特的風俗,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輯:大坑中秋舞火龍2019]
2019舞火龍活動
‧大坑舞火龍
日期:2019年9月12-14日(周四至周六晚)
時間:9月12-13日 晚上約8時15分至10時30分/9月14日 晚上約8時15分至10時
地點:銅鑼灣大坑(最佳觀賞地點:浣紗街)
查詢:2577 2649
‧維多利亞公園舞火龍
日期:9月13日(五)
時間:約晚上10時45分至11時30分
地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薄扶林村舞火龍
日期:9月13日(五)
時間:晚上約6時30分開始
起點:薄扶林村至瀑布灣海灘
註:花燈晚會於當晚約7時半在村內菜園地舉行
facebook:Pokfulam Village 薄扶林村
舞火龍相關文章:
中秋節相關話題:
‧中秋好去處:饒宗頤文化館開放日 中秋市集‧粵語文化展覽‧巨兔月亮裝置
‧中秋應節水果:柿子·楊桃·柚子每日限食拳頭大小 營養師:吃完魚蝦蟹勿食柿
‧中秋應節食品1:食菱角寓意聰明?食芋頭辟邪消災?中文系講師話你知
更多Hot Pick:link.mingpao.com/43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