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諾懿跟SEN學童爸爸深情對話 籲大眾關懷照顧者心靈 (20:33)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3日

身為兩子之父的黎諾懿,趁父親節臨近,到訪協康會位於白田邨的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與育有SEN孩子的家長爸爸交流「湊仔經」,更入治療室參與早嬰孩子訓練。

黎諾懿育有6歲兒子「小春雞」和2歲的兒子「小冬牛」,重視家庭的他與太太悉心栽培兩子,有豐富湊仔經驗。今次他首次到訪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看到中心設計以交通工具作主題,切合SEN孩子的喜好,打破他對特殊幼兒中心的刻板印象。

黎諾懿走進治療室,參與早產幼童個別訓練,讚治療師及老師非常專業及有耐性。他說:「以往對SEN小孩的印象就是不聽指令,以及非常好動,但親身和他們相處後,發現只要給予他們更多耐性和時間,慢慢也能見證他們改善。」

初生至6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階段,但SEN孩子的照顧者,往往在這段路上花費更多心力。黎諾懿和家長余先生交流「湊仔經」時,得知余先生的兒子在2歲時,發現有發展遲緩,對聲音敏感,受到外在環境刺激時,情緒易波動,與兒子外出時難免受冷眼。後來帶兒子接受訓練,不但自己學習與兒子處之道,亦見證兒子社交技巧大大改善。

黎諾懿很明白作為照顧者的壓力:「男士一般較內歛,有壓力情緒都不輕易流露,育有SEN孩子的爸爸,既要照顧家庭,又要保持理性繼續前行,實在不易。」他希望大家多留意身邊照顧者情緒,聆聽和陪伴都是支持。作為爸爸,黎諾懿認為自己會盡力讓兒子健康地成長,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潛能和專長。

(即時娛樂)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