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uTV話題劇《弊傢伙!我要去祓魔》後晚(7日)大結局,劇集由開播前不被看好,到播映後引起網上熱議,身兼劇集編劇、導演與監製之職的戚家基(Peter),發揮「中二病」盡情天馬行空,證明這個世界不止一種講故事方式。
戚家基2020年首次跟ViuTV合作《暖男爸爸》,《弊》醞釀了幾年才面世,原本合作計劃是緊接,由他打算拍《總有一瓣喺左近》電視劇版,資料蒐集過程中,發覺觸及靈異有太多門派,很多掣肘,他說:「我睇好多漫畫,決定以類似漫畫去包裝,有啲觀眾睇嘢框架較窄,唔信現實會發生某啲事情,我直接做架空故事。嘩!自由晒!想點寫就點寫,天馬行空去創作故事。」
現在的《我要去祓魔》跟他最初跟ViuTV提案截然不同,他笑說:「ViuTV初時以為我拍《幻海奇情》,我交故事大綱時,發覺係兩碼子,但又畀我繼續拍,真係好大自由度。」他所指的「自由度」是ViuTV也提出憂慮二次元故事又中二病,是否適合觀眾收看,但沒有出手阻止。
他說:「我敢講此劇播映前,全香港唔超過10個人會覺得鍾意睇呢部劇,大部分人包括我最好朋友,知道到我搞呢個劇,聽我講上半句,未講下半句已冇興趣。」拍攝過程中,他也被質疑這種群像劇,多角色、多支線會否欠追看性?他稱劇集播映後,網上熱烈反應,是最好證明這部劇有多強的追看性:「我要證明這個世界唔止一種講故事方法。」
Peter說:「好多嘢我唔會跟一個套路,睇過嘅我盡量唔做,我會做一啲自己覺得有趣嘅事,可能有人批評個劇好多『水分』,有啲跟劇情無關枝節,但我就係鍾意咁樣。」
《我要去祓魔》劇吸引之處是觀眾共鳴,熱議劇情有隱喻,第2集以「唔係現場出現就冇事」標題令網民熱議,Peter說:「我唔覺得大膽,係對應劇情,無邪(強尼飾)提醒嘉敏(王頌茵飾)唔好行冷巷、去廁所最後一格,因為會撞鬼,佢偏要去所以見鬼。(觀眾多聯想?)劇集拍出來而觀眾點諗係控制唔到,正如我拍《暖男爸爸》,有情節強尼角色,識3個女仔之後被報復。有朋友話我影射某女星老公,我一頭霧水,我都唔識佢老公!(《我要去祓魔》劇中角色是否代表社會某些人物?)我其實無咁嘅野心,我就係寫故事,又唔係寫《伊索寓言》,所寫係故事中呢個世界有不同類型人物。」
網上討論劇中人物結局,無邪會否死亡?該劇會否有續集?Peter說:「最終並唔係最重要,我覺得觀眾追看到最後會得著更多,大家唔會想預早知道。」不過,是否有續集則有確實答案,他說:「《我要去祓魔》跟《暖男爸爸》唔同,後者結局好圓滿,早已決定唔會拍續集。
至於《我要去祓魔》,我寫多10部都得!一班演員都希望劇集有某程度延續,劇場(舞台劇)會是可能性,因為唔需涉及太多人去配合又能做到。至於影視媒體作品,要由投資者以生意角度計數去決定。」
欲知專訪詳情,請留意明天(6日)明報娛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