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飛奔去月球》嫦娥變樂壇天后 內地觀衆難接受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05日

【明報專訊】內地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億人民幣,成為去年影壇奇葩;同樣改編自中國神話的《飛奔去月球》(Over the Moon),上月23日在內地戲院上映,票房出奇冷淡,截至前日為止,僅收500餘萬人民幣,相差千倍的結果,豈是中國神話與西方動畫的不完美結合便能解釋清楚?香港觀眾可透過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親自鑑證。

迪士尼式音樂劇

《飛奔去月球》是Netflix與內地動畫公司東方夢工廠攜手炮製,故事取材自中國神話「嫦娥奔月」,由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Dear Basketball》美國導演格蘭堅尼(Glen Keane)執導,《嗜血嬌娃》金球視后吳珊卓(Sandra Oh)、《人肉搜尋》男星John Cho等聲演,台前幕後陣容鼎盛,可惜內地觀眾不賣帳,東西文化尚未交融,卻先出現水土不服。

格蘭堅尼入行接近半世紀,曾參與《美女與野獸》、《魔髮奇緣》等迪士尼動畫幕後製作,經驗豐富,可是他把《飛奔去月球》拍成一齣迪士尼式音樂劇,似乎高估了內地觀眾的接受能力,尤其把嫦娥描寫成能歌擅舞的樂壇天后,膽小者隨時「嚇一跳」。

《飛奔去月球》並非單純地把老調重彈,而是借題發揮;故事講述女孩菲菲自小受到父母寵愛,並深受「嫦娥奔月」傳說感動,直至母親病逝,其父考慮再婚,菲菲難以接受,忽發奇想如果她能證明嫦娥與后羿的愛情故事屬實,或者能令父親回心轉意?

結果菲菲成功自製火箭,帶着寵物兔崩吉上太空,估不到繼母的兒子小慶和他的青蛙亦秘密隨行,兩人兩物有驚無險登陸月球,誤打誤撞遇上嫦娥,後者卻硬要菲菲送她禮物,才肯答應合照,以證明嫦娥存在。

在尋找禮物的過程中,菲菲與嫦娥終於發現,原來二人同病相憐:前者難解喪母之痛,後者思念后羿成疾,經過互相扶持,終於得到釋懷,明白故人活在心內,思念也是一種幸福,當心結解開之後,便一起笑着離開月球上的「苦海茫茫殿」。這個結局,跟彼思動畫《玩轉極樂園》可謂一脈相承。

略嫌故事平淡

另一方面,菲菲亦因小慶拚命相助,才能找到「禮物」的真諦,終於視對方為親弟,藉此表達親情可貴,為電影增添不少正能量。

以技術層面看,《飛奔去月球》全片畫面亮麗,色彩鮮艷,製作水準絕對不下於迪士尼或者其他荷李活出品,只是略嫌故事平淡,欠缺高潮起伏,而且部分角色設定,例如月球上的鐵騎士、嫦娥的飛天紅袍,以及火箭射向月球眼睛等畫面,明顯是向《憤怒鳥》、《奇異博士》和1902年法國黑白片《月球旅行記》借鏡,原創度稍打折扣,但仍不失可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