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夜更》港短片奪金馬與《伊朗的士笑看人生》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28日

【明報專訊】上周六舉行頒獎禮的金馬獎,印象最深刻是憑《親愛的房客》稱帝的台灣男星莫子儀,不卑不亢的謝辭,「致自由,致平等,天賦人權;致電影,致創作,致生活」,沒有前述三項,後說三樣只會落空,博得滿堂喝彩,其來有自。當然,港片《幻愛》摘下最佳改編劇本已值得高興,港漂李哲昕花了數年拍攝烏坎事件的《迷航》,去年在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後,已聞說好評,力壓《佔領立法會》奪得最佳紀錄片,相信實至名歸。

郭臻執導《夜更》亦奪得最佳劇情短片,他和《幻愛》周冠威分別是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章節《浮瓜》和《自焚者》的導演,拍攝有關許鞍華紀錄片《好好拍電影》的資深美指文念中就曾說,近年香港新導演以低成本拍攝的本土主題電影成績不錯,看來所言非虛。

的士司機遇上不同政見乘客

金馬獎舉行前夕,有台灣網站限時免費上載《夜更》給觀眾欣賞,大約20分鐘的短片,當時看罷已覺十分工整,得獎後有香港傳媒把短片放在網上供訂戶收看,據說此片也會在明年初舉行的香港獨立電影節放映。

故事講述夜更的士司機接載女孩去旺角,見她在車廂換上black bloc,大概猜到準備「出城」參與示威。司機以老叔父的犬儒心態,斥責抗爭者阻人揾食,跟女孩引發激辯,最後司機在太子附近,以怕撞正示威的安全為由,要女孩下車,車資二百,女孩氣得放下摺成心形的五百元鈔票,拒絕找贖,更氣冲冲稱留給司機的子女買自由吧。司機有點錯愕看着對方的身影遠去,回望車廂瞥見女孩遺下的證件,遂把它跟那五百元的心形紙幣放在一起。

之後上車的是兩名年約三、四十歲的中年女子,自詡政治中立的司機,此時又跟兩女「藍絲」鬥嘴,後者下車怒氣冲冲。司機跟海外留學的女兒視訊通話,對當下形勢的討論,以及勸勉女兒好好讀書。隨後遇上防暴警察,目睹不堪狀况。

司機接載年輕男女,從他們的對話中,知道某抗爭者遺下背包,不知道對方是否被捕,司機看着背包,有點眼熟,詢問一二。女乘客年紀稍長,決定保管背包;滿臉稚氣又身形瘦小的男孩,跟她既非朋友也不是同窗,只在抗爭期間認識,詢問女方家中是否有地方讓他留宿?女孩拒絕後稱可問其他朋友,最後男孩說不用了。女孩下車前,兩人交換了網名,承諾下次「發夢」有緣再見。

司機問男孩到底要去哪裏?後者着他「兜住先」,最後決定在公園下車,離開前問司機可否取一瓶水,司機囑咐他多拿一些,還不收車資,男孩興奮道謝:「好人一生平安。」司機目送男孩的身影愈來愈小,掩埋在黑夜裏。翌日司機根據女孩遺下的證件,到學校門外守候,見學生三五成群的下課。電影到此為止。

的士司機題材電影從來不缺

《夜更》只是劇情短片,既非有史實根據的韓片《逆權司機》,也不像占渣木殊(Jim Jarmusch)近30年前的荒誕喜劇《世界呢分鐘》(Night on Earth),拍出5名的士司機見證到的悲喜人生。浮現腦海的,可能更貼近伊朗異見導演巴納希(Jafar Panahi)數年前奪得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的《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

巴納希被指進行反政府宣傳,判罰軟禁在家,2030年前禁拍電影,但意志堅定的人總找到能讓他抬頭的天空。巴納希拍攝《伊朗的士笑看人生》,在的士車廂裝了數個鏡頭,就這樣拍成一部電影。他還粉墨登場,化身的士司機,傾聽來自不同階層的乘客訴說不同故事,側寫社會政局。

譬如賣翻版電影光碟的商販,透視了這國家對電影及思想的諸多限制,也因此這理應非法的行業才得以生存;巴納希與侄女討論「好」電影的定義,原來官方說法就是荒謬的規條。當中還有把重傷丈夫送到醫院後的婦人,得悉對方沒生命危險,堅持取回遺囑,還有要把風水魚放生的老婦……細小的士車廂,儼如伊朗社會縮影。片末小偷毀了車窗,想取走攝錄機的片段,卻找不到記憶棒,充滿諷喻。

獨裁國度,禁區處處,聰明的編導還是能突破封鎖,暢所欲言,《伊朗的士笑看人生》的成功,並非偶然。一如《夜更》,把去年社運的驚心動魄一隅,有感而發拍成短片,無愧「香港電影」之名。

昨日得悉大陸故事背景、全普通話對白、內地演員擔正的《少年的你》,獲得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青睞,代表香港報名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於此「香港」定義一如《伊》片所說的「好電影」,到底真正意思是什麼?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