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包容失敗者迥異主旋律 超越劉若英 賈玲膺內地最賣座女導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16日

【明報專訊】昨日談到內地賀歲檔《你好,李煥英》,以最快速破50億人民幣大關,成為大陸史上票房亞軍,賈玲更力壓《後來的我們》劉若英,成為最賣座的華裔女導演,此片卻跟榜上其餘9齣戲都有點不一樣,到底怎樣不同?

內地史上十大最高票房,《你好,李煥英》僅次收逾56億人民幣的《戰狼II》,後者編導演吳京:「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戰狼」形象,是近年大陸官民主旋律。排在《你》片之後是改編《封神演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樣衝破50億人幣票房,而且是歷來最高收的內地土炮動畫,舊酒新瓶,勝在老幼咸宜。位列第4的《流浪地球》,雖說科幻片,底蘊卻是把戰狼遠征地改為外太空。跟《你》片在賀歲檔打對台的《唐人街探案3》,口碑欠奉,先勝後輸,亦打入十大第5位。唯一上榜外語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佔第6位。位列第7是香港導演林超賢的《紅海行動》,同樣是類戰狼戲種,為解放軍搞靚個形象。第8至10位順次為《唐人街探案2》、周星馳執導《美人魚》及《我和我的祖國》。當中《唐》片有點像陳年港片《最佳拍檔》式大堆頭喜劇,愛到外國取景,廣邀各地明星參演。同為喜劇的《美》片,不曉得是否因為周星馳,內地文化背景較淡,其實抽出故事,放諸任何地方皆成,喜劇有時卻很依傍在地認同。至於《我》片,就是集合多名導演炮製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失敗者盼改變命運

《你好,李煥英》既非主旋律「戰狼」親友,也不像《唐人街探案》系列走大明星堆砌的查案搞笑路線,只是平實又算不上創意的穿越戲,反而讓人想起《我不是藥神》,後者是大陸近年較寫實題材的戲種,從真實案件取得靈感。《你》沒《我》片的「使命」,不過是編導演賈玲的親身經歷,而且這名諧星在片中把自己包裝成loser,回到過去就是想修正母親的命運,盼望她透過未來丈夫的優秀背景,養育出色的女兒,彌補遺憾,這都是很個人的感情,而「個人」在「共產」國度,從來都要行埋一邊。

現年38歲的賈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相聲表演專業,李煥英正是其母真名,並且40多歲就意外身亡,那時候賈玲準備考上大學,這部導演處女作徹頭徹尾是其個人經歷與感受。早於2016年,此片已寫成小品,在浙江衛視的《喜劇總動員》參賽,並拿下冠軍,電影版的演員跟《喜》的演出相若,在內地觀眾群打了底。所以說《你好,李煥英》最大的「背景」就是賈玲本身,沒有億萬成本、特效、動畫團隊,也沒大明星加持。她在片中把「自己」也即「曉玲」,塑造為萬事不成的女孩,自覺讓母親丟臉;一次意外,媽媽重傷,穿越到母親仍是閨女的1981年,跟「李煥英」成為朋友。曉玲以為改變對方命運,嫁給廠長兒子,或能得到幸福,享受天年。怎料宿命難違,母女之間能在肉身殞滅前了解彼此已是恩典,這個轉折,賈玲在編劇層面帶出了一絲驚喜,在此不劇透。

此片不無瑕疵,譬如怎麼李煥英會給「從天而降」的曉玲壓倒而絲毫無損?冷特這角色只為烘托跟曉玲的同病相憐(都是父母眼中的不肖孩兒)而出現?對內地觀眾而言,「只要我女兒健康快樂」,已夠感動?包容敗兒的慈母,是反映現實,還是背道而馳的自省?尤其行之數十載的一孩政策,造就過分溺愛抑或接近虐兒的虎媽?片中李煥英袒護女兒,真是大陸普遍母親的心聲?還是賈玲對當下的期盼?

港片痕迹 別忘了馮小剛

香港人未必從片中的爛gag笑得出來,譬如早看中李煥英的廠長兒子沈光林(沈騰飾)對曉玲說,「煥英、光林(普通話諧音歡迎光臨),聽着多熱情啊」,若香港上映配粵語,不曉得變成怎樣?可片中倒有點香港元素,沈光林領導的工廠合唱團,就是用廣東話唱《大俠霍元甲》主題曲,若要談民族大義的主旋律,這大概是全片唯一。曉玲解決跟小混混冷特的衝突,就是動用了《古惑仔》系列和鄭伊健扮演的陳浩南故事,港式文化對八十後的大陸創作人,大概仍有點影響,往後如何?尚待觀察。

《馬路天使》男主角趙丹受文革摧殘,臨終曾說,「如果黨管文藝管得太具體,文藝就沒有希望,就完蛋了」。如果《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支持內地應該讓掀起辱華風波的趙婷《浪跡天地》(內地譯《無依之地》)如期上映,一切由市場定奪,那麼看《你好,李煥英》的商業成功,是否代表內地真有「自由」創作的權利與曙光?想起許多年前的馮小剛,《非誠勿擾》、《手機》,或更早期的《不見不散》,那些年的大陸賣座喜劇,不也聚焦個人?也沒什麼主旋律?勿忘歷史,放手多元,才不會進一退二,拉牛上樹,談文說藝才見希望。剛巧昨天香港高先電影院取消被斥為「仇視國家情緒」的紀錄片《理大圍城》場次,是什麽人會害怕一齣電影到倡議禁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