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斯卡羅》 台灣「大河劇」講複雜歷史 放眼國際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20日

【明報專訊】上周末(14日)深夜,臉書上的台灣KOL鋪天蓋地都在談公視(類似港台)新劇《斯卡羅》,據報此劇投資了2.2億新台幣(約5000萬港元),全劇僅12集,每周連播兩集,並且改編自陳耀昌「台灣文學獎小說經典獎」得獎作品《傀儡花》。此劇有史實依據,人物有點複雜,難怪劇組製作了圖表解釋角色關係及地理位置。

小說改編 「羅妹號」船難引發外交風波

《斯卡羅》講述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半島南端瑯嶠地區發生船難,船員誤闖排灣族領地被殺,引發美國出兵攻打台灣,清廷亦派軍南下。瑯嶠本來已住有原住民部落、閩南和客家等不同族群,帶來衝突與震盪,最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原住民)頭目卓杞篤正式簽訂「南岬之盟」書面協議後,始告落幕。

看頭兩集,似人物衆多、支線繁雜,不易理解。主角是名叫蝶妹的客家與原住民混血女孩,年幼離鄉,在府城的醫館工作,由於通曉閩、客、英及排灣族語,所以為英國人必麒麟工作,後來又成為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的隨行翻譯。蝶妹與弟弟阿杰重逢後,經常提點對方不要在府城說排灣族語,別人問起身分,也不要認有原住民血統,兩人對自己身分的疑惑,後來重返部落後,更因立場不同,姊弟產生了矛盾與對立。父親是閩南人、媽媽是平埔族原住民的水仔,為了部族生存,例如爭奪水源,常與閩、客及其他部落角力,有時又從中調解,可說是在狹縫中生存的人物。至於原住民殺洋人船員取其首級,也有幾乎滅族之恨的遠因。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在第2集登場,被來客質疑不夠美國,李仙得在法國出生,卻入籍美國,轉職外交官之前不久,參與過南北戰爭;有關身分認同,他正好跟蝶妹姊弟,甚至水仔都可對照。李仙得收到有關「羅妹號」失蹤、船員家屬要求徹查下落的要求,遂啓程往瑯嶠,找朋友必麒麟幫忙,並因此認識了蝶妹。

往見清廷官員的一幕相當有趣,在英商洋行工作的必麒麟通曉漢語,同時了解當地官場文化,以及一切官話暗語。必麒麟的靈活(或蠱惑)跟李仙得耿直的一面形成強烈對比。清官根本不想理,更不願幫忙尋找失蹤沉船和船員,對於殺害船員的疑是原住民部落,更暗示不屬管轄範圍。必麒麟暗地跟李仙得說:「中國官場規矩,倒第二杯茶就是要趕客了。」李卻毫不理會,甚至追出纏着台灣鎮總兵劉明燈續問。

日本NHK電視台每年都會有一齣大河劇,群星合演,聚焦不同階段的日本歷史及重要人物,而且是長篇劇播足一年。公視4年前已宣布要改編《傀儡花》,當時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表示,看日本大河劇會了解當地歷史,台灣何不製作屬於自己的大河劇?見年前公視與HBO Asia合製的《通靈少女》,在國際間帶來迴響,所以她有野心把《斯卡羅》也推向國際。由於此劇規模大,除了多個族群的場景,還有海戰場面,但種種場景、服裝和語言的考究,所存下來的檔案、道具等,都會為台灣影視產業打下基礎,能夠提供未來繼續使用。

被批評美化賣台洋官

劇中對李仙得的描繪,也引來不少反對聲音,包括曾經是演員的無黨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就表示,李仙得出賣原住民和台灣人,不應美化他。據悉李仙得辭去廈門領事之職後,轉到日本擔任顧問,並歿於韓國。他就是利用羅妹號事件的經驗,向日本獻計出兵台灣。其實此劇是否真的美化他?暫時只播了兩集,無從完全知曉;但劇中有一幕是這樣的,李仙得要求廈門領事館的僕人穿著西裝跟他一起吃西式早餐,後者明言感覺不舒服,李仙得說:「接受文明的過程,本來就不舒服,尤其對你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他稱到福爾摩沙(台灣)後,會找另一個僕人,把文明介紹給他。從這番話會覺得英雄化此人物嗎?

據報《斯卡羅》刷新公視開台21年首播收視紀錄,該劇亦同時在台灣LINE TV、myVideo及Netflix上架;根據資料,Netflix會在公視播出翌日上架,但在香港的Netflix卻找不到此劇。不過有心打國際線,當地政府做足全套,據悉本月30日台灣以外地區可在新成立的影音串流平台Taiwan+看此劇,Taiwan+除了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開戶外,亦已在YouTube開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