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最後禮物》 該隱與亞伯的爭產悲劇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28日

【明報專訊】《短暫的婚姻》莊梅岩編劇、《留守太平間》陳焯威執導,黃子華及潘燦良合演舞台劇《最後禮物》,原定今年1月公演,受到第五波疫情影響,被迫推遲半年,7月開始做足40場,由於口碑甚佳,觀眾一票難求,日前宣布再加10場,暫定9月25日煞科,成為今年藝術界一大盛事,熱鬧程度媲美全民力撐的《明日戰記》。

兄弟鬩牆悲劇結局

《最後禮物》故事由兄弟爭產揭開序幕,黃子華與潘燦良分別飾演歐陽晴和歐陽曦,前者是個人生失敗但受父母寵愛的廢柴哥哥,後者事業有成卻是遭惡父冷待的懷恨弟弟。隨着父母雙亡,為了繼承遺產,離家出走十多年的歐陽晴,終於帶着妻子和腹中塊肉重遊舊地,原本以為輕易分得巨款,返回南美便可過着幸福生活,怎料胞弟從中作梗,誓阻兄長發達,最後還得對簿公堂。舊恨加上新仇,終於引發無可挽回的悲劇。

舞台劇取名《最後禮物》,表面上是指亡父的遺產,骨子裏也是弟弟對兄長的關愛和道義。歐陽曦雖然對哥哥懷恨在心,但從未想過侵佔遺產,一早打算平分老父遺下物業和積蓄,卻因歐陽晴的嘻皮笑臉和無賴態度,勾起弟弟的不快回憶,加上父母的厚此薄彼,造成心中怨懟,於是略施懲戒,結果陰差陽錯。正如劇中區嘉雯飾演二人長輩嫻嬸所說:「會令到兄弟打交的不是禮物,而是大整蠱。」

莊梅岩在場刊撰文,自稱對《聖經》講述「浪子回頭」故事不敢苟同,於是創作《最後禮物》劇本,不難令人聯想起「該隱與亞伯」的家庭糾紛,兩者同屬兄弟鬩牆的悲劇,令人看罷心有戚戚焉。相比莊梅岩前作如《短暫的婚姻》或《聖荷西謀殺案》,新劇感覺更貼地,正如潘燦良其中一句對白:「每個家庭都總會有一個X街。」正好道出不少現代人的心聲。

黃子華與潘燦良的演出固然精彩,前者的無賴角色恍如度身訂做,只是略嫌重複舊作,對他而言手到拿來,雖然好看但略欠驚喜;後者扮演社會精英,渾身是戲,表面上是成功商人,內心不滿和抑壓卻不遜於兄長,只是成長以來一直啞忍,苦無發泄途徑,直至雙親離世,胞兄回家討債,他終於可以趁機爆發,無論是開場在酒樓重遇的火速割席,抑或結局前在老家大打出手,潘燦良的表現都跟打架結果一樣,騎在黃子華之上。當然,這是礙於角色所限,非戰之罪。

女配角表現搶鏡

《最後禮物》謝幕之時,台上15名演員一起鞠躬,兩男主角當然得到最多掌聲,劇中飾演黃子華妻子Sofia的韋羅莎,以及扮演西裝店老伙計嫻嬸的區嘉雯,同樣獲熱烈迴響;她倆雖屬配角,表現非常搶鏡,韋羅莎在酒樓和律師行兩場戲演活窮妻的患得患失。區嘉雯出庭作供一幕,表現震懾全場,一時袒護黃子華,一時責備潘燦良,情緒轉換遊刃有餘,《叔·叔》金像女配角豈是浪得虛名?

《最後禮物》請來林家謙創作主題音樂,為舞台劇營造黑暗又蒼涼的氛圍,結局前哼出一段主旋轉,為這齣家庭悲劇,唱出絕望的句號;同一晚他在維港的對岸舉行個人演唱會,跟鄭欣宜及鄭中基等嘉賓在舞台上唱唱歌、說說笑。兩場表演,兩種情緒,就像一枚港幣的兩面,隨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