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天降禍水》 天災人禍 見證親情力量

文章日期:2022年11月02日

【明報專訊】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月推出講述巴黎聖母院2019年祝融之災的法語劇《聖母院浴火重生記》,還有《天降禍水》(High Water),以1997年重創波蘭的洪災為背景,兩劇均以真實災情為題材,同樣只有6集,而且着力描寫人物,後者更多了篇幅在政府決策及城鄉矛盾等方向落墨。

根據25年前波蘭洪災改編

《天降禍水》開首講述1997年5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再訪故土波蘭,成為政府頭等關注大事,尤其會在西南部城市弗羅茨瓦夫主持聖體大會。此時市政府行政管理人員Jakub,收到水文專家Jasmina的傳真,警告即將來臨的夏天,弗羅茨瓦夫會被洪水掩蓋。6周後身在波蘭北部濕地的Jasmina發現水位高漲,政府好像沒任何應對措施,感到十分憤怒;此時軍部直升機降落,要帶她到弗羅茨瓦夫,跟市政府官員及其他水文專家開會。不少人跟Jasmina意見相反,認為洪災不會影響城市。Jasmina要求數據及時間做模型以證明看法正確,其後建議以運河引流,但當實地考察。很快就發現官方提供的地圖根本是30年前版本,引流做法傷及無辜,且不足以抵擋洪災流向城市。Jasmina急欲撥亂反正,與其他專家決定要炸毁村莊肯蒂的河堤,或有機會讓弗羅茨瓦夫倖免於難。然而炸堤消息迅即被電視新聞搶先報道,誓言要保護家園的村民怒不可遏,群起抵抗,軍民險釀衝突,最終軍方讓步。村民知道洪水將至,連夜堅守河堤。Jasmina則返回城市探望母親Lena,希望趁洪水來臨前勸服足不出戶的她,能搬到較高樓層避禍。

此劇以真實事件為背景,劇終字幕透露1997年波蘭洪災,釀成56人死亡,逾4萬人喪失家園,經濟損失以億計算,據報是二戰後波蘭政府面對的最重大災害;同時這次劫難也成為波蘭尤其弗羅茨瓦夫市民的共同文化及社會認同,當時還推出了一首類似《明天會更好》的慈善單曲,並在劇終播放,向在這場天災中失去生命及倖存者致敬。同樣講水災,《天降禍水》不像AppleTV+《災後五日:醫者故事》屬真人真事,《天》劇角色完全虛構,其實創作空間更廣闊,但千萬別期待會像一般荷李活災難片般走緊張刺激路線。此劇着重人情,並巧妙結合了Jasmina與Jakub的過去與現在。兩人青梅竹馬,年少時擁有共同理念,參與無政府主義的反政府組織,後來成為情侶,並育有一女Klara。當逐漸長大,對生命的看法改變,最後分道揚鑣。自覺不是當媽媽材料的Jasmina,把女兒交給Jakub撫養。Jakub卻由從前的無政府主義者變成建制的一部分,並成為政客。當Jakub與Jasmina因為洪災而再遇上時,Klara已是14歲少女,一直好奇生母是誰,母女倆亦最終相認。

Jasmina與女兒關係疏離,跟母親亦不見得和睦,但危難來臨,她還是關顧上下兩代。Lena年輕時是受歡迎的歌劇歌手,當風光不再陷於憂鬱,暴飲暴食成為大肥婆,惡性循環更不喜出外見人,一直都是Jakub從旁照顧。洪水來襲,她怎樣也不願離開住所,最後Jasmina找來鎮靜劑讓她昏睡,再請幾名大漢把她從窗外吊上更高樓層脫困。這非典型的母女情,包含了愛和恨,正如Jasmina對女兒說,不想當她媽媽,只想做其朋友。

母女情與城鄉矛盾

劇中亦訴說了城鄉矛盾及對故土的眷戀;Andrzej父親病重,於市內醫院治療,囑咐他要看守在肯蒂的故居,Andrzej遵從父命;當政府要炸掉肯蒂河堤,他和村民都質疑為什麽要保住城市就得犧牲鄉鎮,遂群起頑抗,並徹夜死守堤壩,最終戰勝洪峰。衆人覺得是勝仗,當時Jasmina已警告他,若不犧牲肯蒂,意味城市會淹浸,他身在醫院的父親也會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