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法貝曼:造夢大師》 史匹堡版「星光伴我心」

文章日期:2023年01月02日

【明報專訊】現年76歲的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不但憑《舒特拉的名單》及《雷霆救兵》兩度在奧斯卡贏得最佳導演,而且還未夠30歲就拍了定義「暑假大片」一詞的《大白鯊》,其後還給觀衆帶來《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及監製《回到未來》系列,全部十分賣座。史匹堡今天也許在商業而言無復當年勇,但透過執導新片《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重塑童年已萌芽的電影夢、成長經歷及跟家人的關係。

電影、猶太與家庭

《法貝曼:造夢大師》講述Samuel童年時第一次接觸電影,便深深着迷,並以此為夢想,年紀小小便有不少新穎創作,可惜父親Burt只當他的電影夢是無謂興趣,更因工作關係舉家遷居加州。面對陌生環境、同學排擠和家庭生活的不如意,Samuel陷入了人生低谷,甚至失去追夢動力。偶然機會令他重拾攝影機,明白夢想對自己的意義。

史匹堡今次除了執導,還相隔20年再次參與編劇;他自言拍攝《林肯》期間,編劇東尼古舒拿(Tony Kushner)像他的心理治療師,聽他傾訴童年回憶,直到新冠疫情爆發,史匹堡決定把自己的人生搬上大銀幕,跟東尼合寫《法貝曼:造夢大師》劇本。片中大致可分成幾部分,包括代表史匹堡的Samuel怎樣對電影產生興趣,並不斷創作,小時候已流露不凡天賦。甫開始Samuel由父母Burt和Mitzi帶到戲院,首次欣賞電影《戲王之王》便被片中的火車與汽車相撞場面吸引,利用父親給他的攝錄機,複製念念不忘的畫面,撒下創作種子。

另一重點是猶太人身分;當隨家人搬到加州,Samuel一方面因為不善運動,加上種族與外形,Samuel成為同學的欺凌對象;可同時也因猶太人的身分,吸引虔誠基督教徒Monica注意,並發生初戀。Samuel透過拍攝同學畢業活動的短片,不但得到同學的讚賞,也化解了與欺凌者之間的紛爭。《法貝曼:造夢大師》最重要的一點,還有史匹堡透過電影及虛實交錯的人與事,重新檢視父母的關係,認識自己的家庭及過去。片中最大的轉折是身為家中長子的Samuel慢慢長大,了解到任職工程師的爸爸,事業有成,母親為家庭卻犧牲了鋼琴演奏的興趣與發展,兩人的個性也不同。追求電影夢想的Samuel,跟媽媽較親近,她也一直最支持兒子。然而透過拍攝家庭的影像,發現了媽媽婚外情的秘密,感覺集合背叛、憤怒與悲傷,遇到人生的第一個難題。

意大利片《星光伴我心》講述一名大導演童年時如何與電影結緣的故事;《法貝曼:造夢大師》不同的故事,但異曲同工,還多了有關史匹堡對家庭及成長的反思。

有機會競逐奧斯卡

《法貝曼:造夢大師》贏得去年多倫多影展觀衆選擇大獎,該獎一直被視為奧斯卡的入圍及得獎指標。《法貝曼》已被多個影評人組織選為年度十佳電影;扮演Samuel媽媽Mitzi的米雪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亦獲香港時間下周三舉行頒獎禮的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很大機會繼《斷背山》、《情繫海邊之城》、《有人喜歡藍》及《情迷夢露7天》後再次入圍奧斯卡爭獎。事實上扮演Samuel的《鐵血戰士:血獸進化》基比拿貝(Gabriel LaBelle)、飾演Mitzi情人的《索爆高低戀》薛夫洛根(Seth Rogen),以及扮演爸爸Burt的《陽光小小姐》保羅丹奴(Paul Dano),均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