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1985年阿根廷》 美斯出生前的轉型正義審訊

文章日期:2023年01月19日

【明報專訊】第80屆金球獎頒獎禮最佳非英語電影獎,由《1985年阿根廷》(Argentina, 1985)爆冷奏凱,擊敗德國《西線無戰事》、韓國《分手的決心》及印度《革命雙雄》等勁敵。《1985》去年9月在威尼斯影展首映,雖然在最高榮譽金獅獎飲恨,最終捧走費比西國際影評人這安慰獎,之後再代表阿根廷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有評論指《1985》這類政治驚慄題材,讓人想起《驚天大陰謀》,或許講述二戰後紐倫堡審判的《劫後昇平》(Judgment at Nuremberg),主審法官面對政治壓力,更貼近《1985》主角的處境。

歷史事件改編

《1985年阿根廷》去年10月底在影視串流平台Prime Video上架;故事講述1984至1985年間阿根廷民選政府追究前獨裁軍政府主政期間違反人權的刑責,並委任有狂人稱號的Strassera擔任主檢控官。他剛正不阿,但新政府弱勢,軍方勢力卻盤根錯節,深恐殃及家中妻小,最初極力迴避,後來還是承擔重責,上級找來年輕的Ocampo擔任其副手。後者來自顯赫軍人家庭,他卻深信法治,並認為衆多將領要為主政期間以反共之名,讓大量國民失蹤、綁架、受到凌虐及死傷負上刑責(有人權組織稱死亡人數估計達3萬)。Ocampo建議Strassera應招聘年輕及畢業未幾的律政專才加入檢方團隊,富理想和衝勁之外,也不會跟前任政府的殘餘勢力有任何瓜葛,免後顧之憂。確實這群年輕律師幹勁十足,在限時半年內於全國蒐證,最後有超過800人願意作供。

此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不少歷史片段也融入其中;為了戲劇效果,自然多加描繪主副兩名檢控官。Strassera接下案子後,不時收到恐嚇電話,不免疑神疑鬼;仍讀中學的女兒拍拖,懷疑其男友也是間諜,認為對方接近女兒是要套取他的情報,其實全家都接聽過恐嚇來電;但無論太太或兒子,都為Strassera出任主控官而驕傲。Ocampo加入主控團隊,其母最初反對,因親朋全在軍中擔任要職。不過審訊開始後,當聽到其中一名曾被綁架的女士,身懷六甲仍受虐,要分娩了卻不讓她生及剪斷臍帶,甚至不能為剛出生的女嬰添衣,Ocampo母親致電兒子說,那確實是反人類罪行,認為他接此案決定正確。Strassera深信唯有透過司法制度伸張正義,讓獨裁軍政府為所犯罪行負上刑責,阿根廷才能真正過渡為民主國家,所以最後的結案陳辭是戲肉,經過精心設計,每一句都代表了受害者及其家屬心聲。

拉丁美洲國家過往要不反共親美走資,不然就是反資親蘇共產主義,阿根廷獨特之處是還有貝隆主義及其政黨,成為阿根廷最根深柢固的政治勢力。片中Strassera等人不時提到法西斯分子,雖然貝隆主義不等同法西斯,雙方卻是近親。經政變上台的獨裁軍政府,不止反共、貝隆主義與法西斯一樣成為他們的鎮壓對象,濫捕濫殺,而且手法是綁架及酷刑,很多受害者連屍體也找不回來。阿根廷跟其他南美國家一樣,對軍事政變不會陌生,軍隊也勢力龐大,影響力仍在,片中描述的民選政府剛上台,還未站穩陣腳。Strassera團隊及衆多受害者家屬,當然盼望所有被告罪有應得;但對政府而言,刑罰過重,軍方可能會反撲,釀成另一場政變;若判罰過輕,則有違民意,政府隨時倒台。

審訊翌年阿根廷捧世界盃

歷史自有其微妙時刻;1985年球王美斯還未出生,阿根廷這場審訊後翌年,馬拉當拿為國家再度舉起大力神盃;《1985年阿根廷》首映後數月,美斯卻為國家隊第三度贏得世界盃。有評論指這個失落36年的獎盃只能給國民短暫快樂,當地的經濟問題仍難以解決。《1985》導演辛堤亞高米特(Santiago Mitre)受訪時稱,阿根廷這場大審訊發生時他年僅4歲,發現很多同代人原來不知道軍政府過往惡行,他多得母親從小教導,才知很多歷史往事,為了這部電影訪問了參與審訊者。與米特合作無間的《謎情追兇》男星烈卡度達林(Ricardo Darin),片中扮演Strassera,又兼任此片監製;他稱希望這齣電影能讓生於民主社會的年輕一輩知道國家怎樣走過來,有些人曾如何生活在恐懼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