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玩謝華爾街行動》 散戶打倒大鱷 故事簡單易明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07日

【明報專訊】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玩謝華爾街行動》(Dumb Money),9月15日率先在美國開畫,上映3星期累計票房收818萬美元(約6380萬港元),以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製作費計算,成績難言理想;香港剛於10月5日公映,且看在JPEX金融騙案鬧得滿城風雨之下,會否刺激觀眾入場意欲大增?

金融版大衛歌利亞

《黑白魔后》基克喬里斯佩(Craig Gillespie)執導、《蝙蝠俠》保羅丹奴(Paul Dano)與《賤鄰》薛夫洛根(Seth Rogen)合演《玩謝華爾街行動》,雖然北美票房一般,口碑卻很理想,「爛番茄」影評網站綜合195篇評論文章,平均分有85%,觀眾好感度更達86%,反映本片雅俗共賞。

傳記片《社交網絡》原作者Ben Mezrich把兩年前發生「GameStop事件」寫成暢銷書《The Antisocial Network》,導演基克喬里斯佩透過深入淺出手法,把這宗股壇「散戶打倒大鱷」的離奇事件,以簡單易明的喜劇形式拍成《玩謝華爾街行動》,就算觀眾不懂投機炒賣,亦能透過類似大衛擊敗歌利亞的《聖經》故事,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以2021年為背景,受到疫情影響,加上喪姊之痛,原本任職金融分析員的吉爾(保羅丹奴飾),被迫加入失業大軍行列,閒來化身YouTuber「咆哮小貓」,上網「放負」之餘,亦會分享投資心得,某日他宣布把全副身家5.3萬美元(約41.3萬港元)悉數買入遊戲零售連鎖店GameStop的股票,理由是他經過詳細分析,認為它的投資價值和回報率一直被低估,然而網民甚至身邊好友都不買帳,更遑論沽空機構如「梅爾文資本」等華爾街大鱷對他嗤之以鼻。

隨着GameStop股價漸見起色,部分網民對吉爾另眼相看,散戶紛紛跟隨入市,結果股價愈升愈急,終於惹起大鱷注意,逐漸變成小股民與對冲基金兩大陣營的正面對壘。事實上,在疫情肆虐加上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夾擊下,無論市民抑或股民都苦不堪言,偏偏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卻人人肚滿腸肥,當然令人恨之入骨,難得吉爾代表散戶挑戰大鱷,因此被視為揭竿起義的人民英雄,自是不難理解。

電影原名「Dumb Money」,取自金融界術語,原意是大鱷把散戶投資血汗錢予取予攜的代名詞,跟內地網民所講「韭菜」大同小異。導演聰明之處在於把吉爾代表散戶,跟薛夫洛根扮演對冲基金「梅爾文資本」創辦人加布普堅分成兩大陣營,然後展開角力,角色立場黑白分明,觀眾毋須擁有經濟知識,或者豐富投資經驗,都能理解孰正孰邪。加上散戶如《Barbie芭比》亞美利卡法拉娜(America Ferrera)扮演單親護士珍妮,還有GameStop分店售票員馬可斯、女同性戀大學生,甚至被喻為美國「連登」的Reddit討論區網民都力撐吉爾,展示「團結就是力量」精神,都令人看得熱血沸騰。

保羅丹奴表現搶鏡

《玩謝華爾街行動》以群戲為主,保羅丹奴戲分最重,表現亦最搶鏡,從片尾出現故事的真實人物對照,保羅已算形神俱似;其他角色包括《小謊言》莎蓮活莉(Shailene Woodley)飾演吉爾妻子、「寒冬戰士」沙巴遜史丹(Sebastian Stan)扮演交易平台Robinhood創辦人等,雖然出場不多但各有發揮,編劇應記一功。

類似《玩謝華爾街行動》的荷李活商戰片並不算多,亞當麥奇(Adam Mckay)執導、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主演《沽注一擲》正是代表之一,然而後者故事相對複雜難明。如果不想淪為大鱷眼中的「韭菜」,隨時任人收割,不妨響應警方呼籲,做個精明「提子」(提防騙子),把《玩》片視為認識金融詐騙案的入門課或懶人包。

上映日期: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