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ie芭比》9提名僅摘兩金球 《奧本海默》5獎大捷 施利安稱帝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09日

【明報專訊】荷李活外國記者協會(HFPA)主辦第81屆金球獎香港時間昨早在洛杉磯舉行頒獎禮,去年同期上映的《奧本海默》和《Barbie芭比》分別成為2023年全球票房季冠,並獲金球獎8及9項提名,結果《奧》片橫掃戲劇類最佳電影、導演、男主角、男配角及配樂合共5獎,成為大贏家。反觀瑪歌羅比(Margot Robbie)監製兼主演的《Barbie芭比》,只能捧走最佳原創歌曲及今屆新增的票房成就獎。

以Mattel經典玩偶為創作藍本的《Barbie芭比》與講述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去年7月21日在美國同期上映,網民發起「芭比海默」(Barbieheimer)運動,呼籲兩片一起捧場,締造雙贏局面,結果《Barbie》全球收14.4億美元(約112.3億港元),成為去年賣座冠軍,《奧》則累計9.5億美元(約74.1億港元)位列第3,由於兩片並非超級英雄類型,也非續集,被指振興了新冠疫情後疲弱的電影市道。

路蘭首奪最佳導演

金球獎賽果,「芭比海默」形勢卻懸殊;曾憑《潛行凶間》及《鄧寇克大行動》角逐最佳導演皆飲恨的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終以《奧本海默》擊敗《Barbie芭比》姬達嘉域(Greta Gerwig)、《花月殺手》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大師級愛情》畢利谷巴(Bradley Cooper)、《可憐的東西》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及《從前的我們》Celine Song,初嘗得獎滋味;他致謝時悲喜交集,「唯一一次站在這頒獎台是代《蝙蝠俠—黑夜之神》已故男星希夫烈達(Heath Ledger)領獎,當時心情複雜難受,說到一半已哽咽,幸羅拔唐尼在台下投以支持和愛護目光,情况就如現在一樣」。

兩羅拔爭男配 唐尼勝

羅拔唐尼昨日先拔頭籌,憑《奧本海默》獲頒最佳男配角,是繼《甜心俏佳人》及《神探福爾摩斯》後再奪金球獎。戲中演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斯特勞斯的他,為配合角色外形,刻意減肥並以禿頭造型上陣;電影下半部聽證會重頭戲,更把角色的自卑、嫉妒、自以為是和心胸狹窄等缺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羅拔上台領獎前發生小插曲,《花月殺手》羅拔狄尼路(Robert De Niro)亦有份角逐男配角,當頒獎嘉賓高呼「羅拔……」時,後者一度以為自己得獎,幾乎擺烏龍,幸他鎮定未有出醜。

《花月殺手》首名原住民影后

施利安梅菲(Cillian Murphy)2006年以《教我如何不愛媽》首度提名最佳喜劇或音樂男主角,結果敗北,今屆憑《奧本海默》大熱稱帝,擊敗《花月殺手》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大師級愛情》畢利谷巴(Bradley Cooper)等對手,心情難免激動。他先多謝導演「過去20年一直信任」,二人由《蝙蝠俠》三部曲、《潛行凶間》到《鄧寇克大行動》合作無間,今屆同時得獎,可謂別具意義,「當我首次踏入路蘭的片場,已知與別不同,他嚴格要求演員的精準度、專注度,甚至奉獻程度,所以在片場從來沒有椅子可坐」,引來哄堂大笑。

《Barbie芭比》來勢洶洶,結果雷聲大雨點小;金像導演馬田史高西斯新片《花月殺手》獲7項提名,亦僅得莉莉格斯桐(Lily Gladstone)封后,她擊敗《大師級愛情》嘉莉慕萊根(Carey Mulligan)等對手,成為首名美國原住民贏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致謝時她先以原住民「黑腳」方言致辭,又感激其母努力把這種語言帶到課堂,她才有機會學習,雖然說得並不流利,「在這行業原住民演員過去要說英語對白,再由混音師補上原住民語言」;她稱這是歷史時刻,獎項不只屬於她,也屬於同片其他姊妹及像其母般一直為後人努力;莉莉其後再向馬田及飾演她丈夫的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道謝,「你們都在改變,多謝成為我的盟友」。

(第81屆金球獎頒獎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