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場】重溫任白經典粵劇電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07日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資料館於7月1日及7日舉行「再看《紫釵》、《蝶影》、唐滌生」,放映《 紫釵記》及《蝶影紅梨記》(修復版)。唐滌生1950年代為仙鳳鳴劇團編撰「皇朝興亡四部曲」——《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及《帝女花》,為大眾提供傳統中國文化身分的認同和對專制皇朝的批判。

唐滌生「生旦癡情戲」極品

是次選映《紫釵記》(1959)和《蝶影紅梨記》(1959),劇本由唐滌生以同名劇作改編而成,題材上同樣以歌妓在封建專權中與命運對決為主線,故事以男女主角自由戀愛為開端,他們幾經強權阻撓、生關死劫,但真摯愛情至死不渝,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被指是唐劇「生旦癡情戲」的極品,也是粵劇經過電影手法加工後的經典之作。

唐滌生的《紫釵記》主要取材於湯顯祖的同名傳奇,並參考唐代蔣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蔣防的原作是歌頌霍小玉雖然淪為歌妓,但對愛情堅貞不移,卻譏諷李益貪色薄倖、始亂終棄,最後小玉斥罵和詛咒他後悲憤而亡。湯顯祖的改編則把小玉淨化為閨女,並以李益拒絕太尉脅逼,最後在黃衫豪士的義助下與小玉團圓,成功為李益翻案。

《紫釵記》承襲湯顯祖筆下主要情節

唐滌生的《紫釵記》基本上承襲湯顯祖筆下的主要情節,但把霍小玉(白雪仙飾)還原成《霍小玉傳》中的歌妓,用自由戀愛包裝小玉與李益(任劍輝飾)在元宵夜的邂逅,把「黃衫豪士」升級為力壓盧太尉的關鍵人物四王爺(梁醒波飾),和把李益化身成一個從一而終的情聖等,尾場《論理爭夫》則是唐滌生的原創。穿梭全劇的,是1950年代香港人開始憧憬的新倫理價值觀,包括人權、職業無分貴賤、男女平等、自由戀愛、一夫一妻、愛情至死不渝和女性爭取自主等。劇中李益一句「大丈夫處世做人,應知愛妻兼盡忠」,贏盡不少香港女性觀眾的芳心。唐滌生以圓熟精雕的編劇和撰曲技巧,寫成一部纏綿悱惻、嘲弄權貴而大快人心的經典之作。數年後,李鐵將粵劇搬上銀幕,場面調度流暢,亦深存戲曲韻味。

《蝶影紅梨記》緣分遊戲感人

1956年底,唐滌生熱切追尋古典戲曲題材,同時被白雪仙的藝術感動,隨即發現了「芙蓉花神謝素秋圖」和明代徐復祚的傳奇《紅梨記》,便着手改編為粵劇版《蝶影紅梨記》,同時構思電影版的改寫和製作。《蝶影紅梨記》於1957年2月15日公演後5天,唐滌生致信著名導演李鐵,提出了他對將《蝶影紅梨記》搬上銀幕的意見,包括故事背景、發生地點、拍攝手法、布景、音樂安排及人物造型等細節。

故事講述互相傾慕但緣慳一面的才子、佳人,如何克服巧合、強權、封建、信諾、背叛及命運,最後在疑幻疑真裏團圓。劇中最感人的包括趙汝州(任劍輝飾)與謝素秋(白雪仙飾)連番墮入「捉迷藏」的緣分遊戲;兩人隔着相府大門,藉戲曲特有的抽象時空,表達經歷近在咫尺但無緣見面的生離死別;及第四場《亭會》,當趙汝州與眼前的陌生女子分享夢中人的詩篇時,陌生女子不能自已,竟如通靈般一字不漏地接唱下去。同名電影於1959年拍成,唐滌生筆下秀美的對白及詞藻、真摯動人的劇情,透過仙鳳鳴劇團名伶充滿韻味的演繹,配合李鐵導演流水行雲般的場面調度、呼應戲曲韻律的剪接,醞釀出一齣粵劇與電影藝術相輔相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