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成龍、魏翔、史策、韓彥博和賈冰等主演張欒執導的內地電影《熊貓計劃》近日在港上映,以「國寶」熊貓為故事軸心,加入不少動作元素,拍成輕鬆有趣喜劇,除了給觀眾官能刺激及娛樂外,導演張欒希望傳遞愛護動物意識,引發大眾對傳統文化的深思。
成龍片中演回自己,講述國際功夫巨星Jackie Chan(成龍飾)受邀領養超人氣熊貓寶寶「呼呼」。呼呼獨有的「大細眼」基因引來國際犯罪組織覬覦,不惜以天價懸紅,誓要奪走呼呼。面對突如其來的奪寶危機,Jackie Chan與金牌經理人大衛(魏翔飾)和熊貓保育員蘇小竹(史策飾)攜手組成「呼」寶聯盟,上演一場笑料不斷、驚險迭起的營救熊貓大作戰。
透過國寶傳遞友愛和平
成龍談到想拍《熊貓計劃》因由,「我為荷李活動畫電影《功夫熊貓》配音時,會想我們有功夫、有熊貓,別人把我們的熊貓拍得火熱,我也想拍,但無從入手。直至張欒導演找我拍《熊貓計劃》,初時導演想我演自己,我是拒絕的,後來說服了我,因為這是合家歡電影,覺得沒所謂」。成龍表示每次拍戲都有自己想法,如拍《十二生肖》,是看到很多國寶在外國的博物館,希望可以還回來,今次拍《熊貓計劃》想讓世界上更多孩子認識熊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代表友愛、和平,是現在需要的東西。
張欒成龍首見面一拍即合
導演張欒透露執導《熊貓計劃》過程獨特而難忘,不僅與成龍合作,還首次挑戰動作喜劇,承認面臨巨大壓力,但又收穫豐富,學到拍動作戲的技巧,還體驗到喜劇現場創作的無限樂趣。這次能與成龍大哥合作,源於對方有段時間在北京,看了很多電影,其中包括他的作品,覺得不錯,邀請見面聊聊,張欒大感驚喜,回想首次見大哥情况:「談話中,成龍大哥提到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拍一部關於熊貓的電影,我對熊貓有着濃厚興趣,我們一拍即合。」他們花半年時間研究劇本,直到開機前,還在調整劇本。
成龍戲中做自己「跑閃躲」
成龍片中演回自己,張欒稱成龍參與角色定位討論時提出有趣問題:「大哥問:『是應該演我自己,一個演員,還是演我電影裏的功夫高手?應該能打還是不能打?』最終大家決定演成龍本人,所以電影裏成龍大哥以跑及躲為主。」《熊貓計劃》回歸成龍經典功夫喜劇風格,張欒承認是他刻意為之,「相信大家仍渴望看到成龍式的功夫喜劇,明白想要超越大哥以往作品是一項艱巨挑戰,於是專注內容,讓每個細節都能自然地融入整體敘事中,不是單純追求表面的新穎」。
至於打鬥場面,對張欒來說同樣是挑戰,欣賞成龍的作品和親自執導動作片,完全是兩回事,拍動作戲很多時是現場即興創作,大家會想如何讓動作戲更好玩,這種碰撞,令動作戲變得生動和真實。張欒讚賞成家班非常專業,「與成龍大哥合作拍動作喜劇是極寶貴的經驗,我首次執導動作喜劇就跟大哥和成家班合作,起點這麽高,今後再遇到類似的動作戲,會更自信」。
片中關於熊貓的戲分由特效完成,張欒透露特效團隊為求更真實,蒐集大量資料,還前往四川的熊貓基地實地考察,「我們希望特效盡可能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