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入實驗室唔緊急
探索科學 有心唔怕遲

文章日期:2015年05月11日

【明報專訊】不久前發生的尼泊爾地震,成為城中熱話。事件除引發大眾對地震的關注外,亦令大家察覺這些自然現象原來跟生活息息相關。不要以為科學只有青少年才有興趣探索,銀髮老友記也一樣有求知探真的精神,早前香港教育學院舉辦「長者科學體驗日」,以各種有趣實驗讓老友記親自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名額火速爆滿。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亦認為,認識科學「有心唔怕遲」,更為各位推介幾本入門科普書,讓大家輕鬆成為「科學老人」。

市面上讓兒童、青少年認識科學的課程林林總總,但銀髮一族欲認識科學往往缺乏門路。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及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早前舉辦一場專為長者而設的科學體驗日。負責人兼教院科學與環境學系講師楊志豪表示反應非常熱烈,30個名額迅速爆滿。參加者之一陳先生表示,報名參與是因為看中「體驗」二字﹕「這次課程強調體驗,即是會有很多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平日很少有機會做實驗,所以一見到宣傳單張便立即報名。」

顯微鏡看蝦 「睇到啦!睇到啦!」

活動開始後不久,老友記已可親自操作顯微鏡,觀察豐年蝦及水晶蝦的身體特徵。組員們都表現得相當投入,爭相跟大家分享觀察所得。他們表示平日經過水族館或家中有養魚的,都有接觸過豐年蝦及水晶蝦,但今次卻難得的可以深入觀察牠們的身體特徵。「你們猜水晶蝦吃過紅蟲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導師問,大家都猜不到答案。導師接着安排大家餵水晶蝦食紅蟲﹕「睇到啦!睇到啦!原來水晶蝦食紅蟲時,由於身體透明,所以牠的食道亦會變成紅色!」大家親眼看到實驗結果後都表現得很興奮。楊志豪解釋,由於今次參加的全為長者,故學系亦為他們度身訂做這次科學探索之旅﹕「長者普遍對科學認識不深,因此我們選材時會選擇一些長者平日接觸到的事物,例如海洋、太陽能等,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們亦有大量小組實驗活動,讓每位長者可從活動中自己發掘科學知識,反而由導師講解理論的部分會較少。」

室外「追風」發電 返老還童

環保是自然科學界一個重要的議題,為提高長者們的環保意識,課程安排他們學習有關可再生能源的科學知識,包括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原理。導師安排他們到教院校園內不同的地方測試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活動當日氣溫大約只有攝氏15度,位於大埔的教育學院更是颳着大風,但仍無損一眾長者對科學的熱情,甘願冒着冷風跑到最當風的位置測試風力發電。當風車轉動令燈泡亮起,他們都像孩子一樣拍手歡呼起來。然後大家又嘗試了室內開着燈及在戶外測試太陽能發電的電量的分別。參加者之一丘先生表示,今日的活動以實驗為主,讓他學得更多﹕「例如我一直以為室內燈火通明,所採集到用來發電的能量一定比陰天的戶外環境多,但實驗的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想不到就算戶外烏雲密佈,採集到的能量都遠遠比室內多。」

教院講師:合作精神勝小學生

科學實驗講邏輯,亦講創意。導師安排參加者分組,嘗試用不同物料製造風車,然後比併哪組風車駁上發電機後發出的電流最強。他們眼前的物料只有膠袋、紙張等,面對這些物料,各人都毫無頭緒,不過他們都勇於嘗試,分工合作製作風車。由於是第一次製作,很多組別都不成功,沒法令風車轉動。不過各位老友記在生活上都歷經過不少磨練,屢敗屢戰後,他們都沒有放棄,堅持改良製作,結果終於——「轉喇!個風車轉喇」,有組別成功令風車轉動發電,全部人都興奮得拍手歡呼。楊志豪表示當日老友記都很投入活動,而且富合作精神,在分組實驗中各組員都非常認真的各司其職,他笑言長者的表現比平日來參與科普活動的小學生更好。

部分參加者認為活動加深了他們對科學的認識。連先生表示,親身嘗試了很多科學實驗,不是光坐着聽書,領略到更多科學知識。而且過程中有很多平日少見的事物,例如太陽能發電板、顯微鏡等,開了不少眼界。楊志豪表示,由於反應熱烈,教院有意繼續開辦長者科學體驗日。有興趣參加者可留意網站公布的消息(http://www.ied.edu.hk/ses)。

科學館長者實驗班

香港科學館亦有開辦長者實驗班,但只供非牟利機構申請,老友記可向所屬長者中心查詢。活動長約1小時30分鐘,由導賞員協助長者進行實驗及參觀相關展品。

查詢﹕2732 3223

網址﹕http://hk.science.museum

文﹕梁淑英

編輯﹕屈曉彤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