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媒形象工程時代

文章日期:2017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英國版Vogue改朝換代,前時裝總監Lucinda Chambers炮轟時尚界不看內涵和工作能力,只看外表。然後前主編Alexandra Shulman最近又批評現今的時裝編輯不懂編務,只顧與名人朋友們合影,透過社交媒體塑造自我形象和增粉絲,矛頭疑指向英國版現主編Edward Enninful。

這看得我笑翻天。Shulman是傳統媒體人,重視雜誌文字內容、角度和深度,Enninful是i-D雜誌前時裝總監和造型師,重視影像創意內容,二人份屬不同門派。今時今日在網絡和社交媒體時代,年輕人愛看臉看圖看視頻,英國Vogue改朝換代也無可厚非。何况在其集團Condé Nast內有先例可援,國際時尚教母及美國版Vogue主編Anna Wintour老早已personal branding,在2000年代網媒還未盛行時已跨媒體曝光,通過不同媒體的訪問、小說和電影的推波助瀾,以及一連串盛事像Met Ball、CFDA/Vogue Fashion Fund的策劃及參與等,發揮她內外兼備的領導人魅力,成為國際時尚界及媒體界名人和領袖,吸納了像我這樣的全球無數後輩粉絲,苦苦追隨了十幾二十年,崇拜她,以她為學習榜樣,亦要買美國Vogue看Vogue。

低調實務派vs.高調曬名人

如今在人人也有平台也明星化也要有粉絲的時候,Enninful才面向觀衆,塑造自我形象和曝光,他的外形也不太討好吧?如何吸引以視覺影像及形象為主導的千禧世代成為他及他領導之下英國Vogue的粉絲?還要委任Naomi Campbell作為「特約編輯」,恐怕千禧世代會追捧Gigi Hadid 、Bella Hadid和Kendall Jenner吧!

究竟什麼是「特約編輯」?這可以是一手一腳完成某幾頁的主題策劃、撰文、照片拍攝,以及與美術部溝通和完成那幾頁版面,亦可以是隨心所欲有個想法,寫個環繞自己生活和喜好的東西出來,其他工序由編輯部員工搞定,再讓「特約編輯」審視是否合乎心意。能成為後者的通常都是名人,連主編也可以是只負責與高層開會、廣告客戶應酬,毋須事前審閱雜誌每一期每一欄目的主題及製作付印前的版面,只需看印刷後的製成品。

如果我是Alexandra Shulman,我一定不會動氣。

文:Janice Wong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www.weibo.com/janicewong

編輯:蔡曉彤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