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診所:思覺失調康復者 助病友掙脫情緒漩渦

文章日期:2017年12月04日

【明報專訊】本地的朋輩支援服務,早期用於戒毒,近年用於精神康復方面。曾患上思覺失調的阿如,以過來人身分幫助病友,不僅更了解其他康復者面對的困惑,同時擴闊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到更多支持和鼓勵。

朋輩支援在香港不算新概念,但相對於歐美的完善體制,本地的朋輩支援服務還在穩步發展中。香港早期的朋輩支援主要服務戒毒者,近年同樣的服務模式在精神康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朋輩支援的首要「資歷」,是作為過來人的身分;而作為朋輩支援工作員的阿如,更認為朋輩支援是一項很有使命感的工作。

阿如是單親媽媽,現在於新生精神康復會擔任兼職家庭朋輩支援工作員,同時還發展自己有關感覺統合治療設施的事業。她以前任職於感統治療設計及生產公司,業務遍及港澳,服務對象從嬰孩到長者。在見客過程中兩度經歷幻聽及「斷片」,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精神狀態出現問題。在離婚後約三個月,在網上偶爾發現思覺失調病徵竟與自己的情况不謀而合,加上曾經自我封閉一年半,於是便加入了賽馬會思覺健康計劃,希望可以改變現况。

參加計劃一段時間後,阿如的個案被轉介到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離島)跟進,阿如在這裏更深入認識朋輩支援的工作。阿如覺得,朋輩支援對康復者有很大幫助,因為要康復者主動求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例如要他們致電坊間的求助熱線可能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所以「過來人」的支持同行尤為重要。

可能由於工作經驗關係,阿如一向不害怕面對陌生人,加上她擅長表達,又會主動告知朋友自己的狀况,於是深得朋友的信任,在未正式擔任朋輩支援工作員前,已經在朋友間擔任同路人及支援者的角色。安泰軒社工覺得她的性格很適合當朋輩支援工作員,於是當賽馬會家牽希望計劃有朋輩支援工作員的空缺時,便介紹阿如加入。

分享自身經歷 更明白處境

阿如利用過往的工作經驗及自身經歷,與康復者分享想法。她認為康復者不需要把「患病」掛在口邊,正如糖尿病患者也不會常常提及自己的病,不過身邊人可從患者的飲食留意到。精神病康復者也一樣,其實他們跟一般人一樣也有傷心和脾氣大的時候,只是康復者的負能量被誇大而已。

患病只是人生一部分

朋輩支援工作員的出現,打破一般人對康復者的既定印象,讓社會更了解康復者的能力其實與一般人無異。阿如鼓勵康復者不應該被這個身分限制了,而是應該憑自己的能力取得應有的待遇。患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康復者要與病共存,如何面對及處理問題才是關鍵,而最重要的是有需要的時候找適當的人幫忙。

賽馬會家牽希望計劃以家庭為中心,以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去看精神病,為受精神病或情緒困擾的人士及其家庭成員提供多元化及多層面的密集式支援。阿如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服務使用者,成為他們的榜樣,從而更積極投入活動及面對挑戰。阿如認為現在的工作與自己理念相近,也使她學以致用,甚至與自己的家庭一起學習和成長。她形容自己與兩個女兒的相處有如朋友,她們可以健康自由地發展,遇到事情會主動找媽媽協助,在女兒心中,媽媽是最堅強的身心靈後盾。

文:饒欣怡(註冊社工、新生精神康復會社會工作主任)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