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遺傳」 子女陷抑鬱危機

文章日期:2018年02月26日

【明報專訊】「如果我拿不到100分,爸媽便會不愛我」、「我做不到最好就等於失敗,人生就會毁掉了」……我們從求學階段,直至在職場打拼,身邊或多或少都曾遇到力臻完美的人,甚至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生怕沒有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確,積極的態度是邁向成功的其中一個因素,但過分追求完美,不單大大增加壓力,苦了自己,更會增加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也許你會說:「想得到100分的人比比皆是,難道所有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再者做事想要『完美點』又有何不妥?」完美主義者最大的特點是事事過分追求完美,不斷追逐最高要求,連99分都不滿意。心裏雖知道世上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完美主義者卻堅持追求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把全副心神和精力投放在那裏,甚至不惜犧牲私人時間、家庭或社交生活。這些完美主義者在無法達到自己目標的時候,往往會埋怨自己,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完美主義往往與多種心理問題有關,例如抑鬱、焦慮、自尊心低落、厭食/暴食、自殺意念等,當中抑鬱是最普遍的情緒問題。

自我要求、要求他人、被人要求

一般來說,完美主義者可界定為三類:自我要求型、要求他人型及被人要求型。第一種「自我要求型」,顧名思義是指給自己定下了很高的標準,如工作一定要又有效率又要無敵等,當無法達到這些標準時,往往會不斷自責,變得抑鬱;第二種「要求他人型」卻是對別人有很高的要求,總希望別人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不許別人犯錯誤,不許別人有一點瑕疵;而第三種「被人要求型」,他們之所以不顧一切追求完美,是因為深信其他人要求他們完美,所以對自己就「我一定要做到,否則他們就會不滿意」、「我沒有做到他說的那樣,他一定很失望」等。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不單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還會因為達不到這種期望而產生擔憂或失落。

2017年版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披露,一項研究找來1034名大學生,當中449名來自加拿大的大學,平均年齡為18.7歲;585名來自中國北京的大學,平均19.5歲。研究要求他們填寫多面向完美主義量表的自我測驗,以區分六種不同的完美主義特質,分別為「對錯誤過度在意」(Concern over Mistakes)、「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父母期望」(Parental Expectations)、「父母苛求」(Parental Criticism)、「行為的懷疑」(Doubts about Actions)及「組織」(Organization)。

「對錯誤過度在意」反映了對錯誤的負向反應,是一種將錯誤視為失敗的傾向,而且相信失敗等於喪失尊嚴;「個人標準」反映了對表現定下高標準,且傾向以個人的表現來評價自己;「父母期望」反映了父母所賦予的高期望;「父母苛求」則反映了父母過度的批評;「行為的懷疑」反映了非常關注事情是否做得夠好,以及有重複工作及工作落後之傾向;「組織」則強調凡事一絲不苟。

文化差異 產生不同完美主義者

研究結果顯示,加拿大的學生大多都是「自我要求型」和對錯誤過度在意;中國的學生則多為「被人要求型」,擔心達不到身邊人對他們的定義或期望。而不論是哪一種的完美主義形態,他們普遍也會感到有壓力,而且常有「我害怕失敗,一失敗就會被定型」、「我家人希望我是完美的」的想法。當壓力遠超負荷時,他們便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至於為什麼加拿大與中國的學生會傾向有不同的完美主義形態?這大概跟社會的文化差異有關。

要考究完美主義者的誕生,不得不從父母入手。人的性格如何,除了一部分是受基因遺傳影響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環境影響,當中包括成長的環境和經歷,以及身邊人的感染。所謂「三歲定八十」,人的性格如何,往往是從小受身邊人的控制或感染而成的,性格一般到青少年階段便已「定好」了,除非遭逢巨大的打擊,或努力下一番苦工改變,否則很難再有大變化。既然性格的發展主要在出生至青少年階段,當中能有最大影響力的,必然是父母。

2017年版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指出,美國研究組織找來159對加拿大父女,當中父親平均年齡為52.3歲,而女兒為19.9歲。他們除了藉多面向完美主義量表來分析完美主義類型,也需填寫依賴性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量表,當中每條題目均設五個等級(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來為對方評分,如「如果我獲取好成績,我的父親會顯示他對我的愛」、「我的父親總愛控制我」、「我的性格像父親」、「如果我女兒做得不夠完美,我會對她不友善」等問題,從而了解父女二人的完美主義類型,以及分析女兒因而抑鬱的可能性。

結果顯示,女兒會有對自己過分批評和對個人表現定下過高標準的完美主義,當中有四成是來自父親有「要求他人型」的完美主義,意即父親如果從小要求女兒不許出錯,凡事要取滿分,那麼父親把完美主義「傳播」到女兒身上的可能便很高,帶來更大壓力,增加抑鬱的風險。而父親對女兒的心理控制,也對女兒的完美主義帶來多於三成的影響。這個研究證明,父母與子女的性格發展有莫大的關係,影響何其深遠。在子女成長過程中,要是太專注在錯處上,會帶來壞的後果。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

其實,對人對事有要求並不是壞事,努力希望做得更好也是積極正面,但過分追求完美,卻是不切實際,也會為自己或子女帶來沉重的壓力,更會增加抑鬱、焦慮、甚至自殺念頭的風險。緊記世上根本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學懂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然後努力做好自己就是了。

文:林慧心(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