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時裝周

文章日期:2018年03月08日

【明報專訊】時裝公關朋友傳來他在雜誌寫的一篇專欄文章,關於香港時尚印記的今昔由盛至衰,在國際時尚版圖上被邊緣化,提及當年我做的巴黎米蘭時裝周直擊報道特刊,看到我的工作情况身影,影響了他也希望進入時尚界,令我不勝感嘆!恐怕那些年我真的害了他,以及一些年輕人。結果,這個行業的真象是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物是人非,二十年後已容不得我們只沉醉緬懷於昔日光輝。人生向前走,香港亦如是。

不能否定的是香港在一九七○至一九九○年代的市場機遇和個人發展的上升空間較大,看看我在時尚界的前輩,有在六十年代後期當模特兒的,在七十年代可以轉型成為名店買手,然後在八十年代以一百萬就創業,成為名牌珠寶代理商,九十年代時五十歲賺夠了錢便退休。往後世代的香港名模可以重複一樣成功轉跑道及實現提早退休的歷史嗎?

現在仍追求原創內容的故事?

想想自己趕上香港黃金時代的尾班車,1980年代末期畢業,一頭栽進雜誌界,遇上國際時尚雜誌剛進入香港市場,於是轉工跳槽升職加薪快,亦可以有不同的發揮空間和嘗試。1990年代中期轉職周刊,在那個國際時尚資訊還不發達的時代,可以通過大衆媒體將國際時尚界的故事以及高級時裝的影像創作普及化,強調原創性,影響了一代的讀者,光是一本時裝周特刊在高峰期時便曾創下一百二十八頁內容佔了超過六十頁是廣告,用不着賣封面及「被贊助」去時裝周,可以保持編輯部獨立自主權,統統只能歸因於天時地利人和,這到今時今日怎可能被複製?

張愛玲有句話說得好,「生逢其時生得其地」很重要。而每個時代亦有它的好與壞,只能在某個時空和條件之下盡力做好。

當然我也會感嘆如果晚生二十年,身穿乜乜搭配物物,又或品牌total look優雅現身,去時裝周看show,全程由自家攝影師記錄自己美美的每一刻,由媒體及社媒聯合廣播便能成就為fashion icon,我一定會將時裝周特刊變為個人照片集,由封面到封底也是我!就不用像那些年般苦惱什麼邀請函、攝影證、以及能否有時裝周原創內容的故事!香港這一代時裝人的價值觀是什麼?成名靠穿衣和美拍,但若不能被國際模特兒公司如IMG等發掘和簽約,只能祝君好運,反正江山代有才人出!

文:Janice Wong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www.weibo.com/janicewong

編輯/蔡曉彤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