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79):假如明天多了800個醫生

文章日期:2018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昨天一個病人向我訴苦,說我的轉介信幫不了她。這位女士最近遷往九龍,要求我介紹她到附近的專科診所,奈何新症輪候至2019年12月,我只有愛莫能助。

假如……明天我們的公營醫療多了800名醫生,香港市民的日子會如何呢?

如果這「800壯士」即時進駐各聯網的龍頭醫院的話,則每間醫院便多了近100個醫生。那麽病人不再需要在急症室苦苦等待大半天。雖然暫時沒有更多的病牀,病房可能仍然逼爆,但多了醫生分擔工作,他們便可以花更多時間照顧病人,而不只是派藥或「掃症」。至於專科診所,相信上述的病人也不用苦苦等候至2019年尾吧。

也許我是在發白日夢,但這也是近期非常熱門的話題。但哪裏來這800個醫生?

仿效新加坡 海外醫生免試?

增加醫學生名額?從第一天入讀醫學院計起,最快13年才能成為專科醫生。歲月雖然漫長,但這是必須堅持的長遠策略。

可以降低海外醫生執照試的門檻嗎?其實執照試的深淺程度與本地兩所醫學院的專業考試相若,只是本地醫科生用6年時間循序漸進地完成多項專業試,而海外醫生執照試卻是一次過評核考生多項專科的臨牀經驗。那些能夠過五關斬六將的考生,也必須要完成一年「on call 36小時」的實習。所以大部分投考執照試的海外考生都是年輕力壯、畢業不久的醫生。對於那些已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資深醫生,較少會到香港從頭開始。

香港是否可以仿效新加坡的做法,毋須考執照試以吸納海外醫生?現時,新加坡醫委會給予全球約150間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本港兩所醫學院也榜上有名)有條件註冊,於指定的醫院提供服務及接受培訓。若然表現合乎要求,便可以申請正式註冊。放眼香港,不少社會人士對引入海外醫生十分憂慮,例如怎樣確保醫療質素、如何融入本地醫療體制、擔心成為引入內地醫生的藉口、如何平衡各方持份者的關注和利益等等。以上種種既複雜又敏感的議題,各界持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需要有很多的討論,尋求共識。

明白到在現今社會的氛圍下,任何動作或言論都有可能招致極大迴響,甚至弄巧反拙。但每當病人及醫護人員出現水深火熱的情况時,我也會與大家一樣,不期然發着這個 「800壯士」的白日夢。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