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用內窺鏡治哮喘?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09日

【明報專訊】自本地的胸肺學會上月經傳媒向市民介紹以「支氣管熱成形術」去治療哮喘後,不止一次有病人查詢相關問題,包括它可否代替吸入式藥物、可否根治哮喘等等。

哮喘在香港頗為普遍,根據一些本地學者的研究,估計大概有10%的孩童和青少年患有哮喘或有哮喘徵狀,而成年人大概是6%。它是發生在氣管的慢性發炎症,由於發炎的關係,產生了一連串問題,例如內壁黏膜腫脹、黏液分泌增加和氣管肌肉層加劇收縮等反應。這些反應會令氣管收窄,從而產生氣促、喘鳴、咳嗽、痰涎和胸悶等徵狀。雖然哮喘的確實成因到目前仍然未完全清楚,但有家族哮喘病歷和本身有過敏性疾病(例如濕疹和鼻敏感等)的人,較多患上哮喘,因此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會有影響。

不應用以代替長期藥物治療

傳統治療哮喘藥物大致可分為「即時紓緩性」及「長期預防性」兩大類。即時紓緩性藥物可以直接令氣管舒張,馬上改善呼吸狀况,適合隨身攜帶,有需要時才使用,副作用一般為心跳加速和手震。預防性藥物可以控制呼吸道的發炎程度和改善徵狀,需長期有規律服用,此類藥包括吸入式類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和吸入式長效氣管舒張劑,如長效β2-激動劑(Long-Acting β2-Agonists),以及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吸入式類固醇由於直接送達患處,因而所需分量遠較口服類固醇為輕,對其他器官的影響如白內障、骨質疏鬆等風險較低,較常見的副作用是口腔炎和聲沙,而這亦可以在用藥後漱口去預防。

此外,近年一些「生物製劑」(Biologics),例如抗免疫球蛋白E(Anti-IgE)和對抗介白素(Interleukin或簡稱IL,如anti-IL-5)的抗體藥物,為少數服用了高劑量吸入式類固醇和其他主流藥物也未能有效控制哮喘的病人,提供新的選擇和希望。然而這些藥物需要定期注射,價錢亦很昂貴,長遠的醫學效用和副作用數據亦不及傳統藥物的充足。

手術風險高 長遠效用數據有待研究

除了以上治療方法外,近年醫學界亦引入了「支氣管熱成形術」(Bronchial Thermoplasty,簡稱BT),提供一個「另類」療法給嚴重的哮喘患者。BT是利用支氣管內窺鏡,於支氣管內放入一條導管,再從導管以電磁頻輸送攝氏65度的溫度去支氣管壁。有別於傳統藥物治療,BT是針對氣管平滑肌(airway smooth muscle),使它收縮和減少增厚,從而降低急性病發次數,改善徵狀和生活質素。但由於整個療程需要為一個氣管敏感嚴重的哮喘病人做3次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再加上需要鎮靜劑、局部甚至全身麻醉,因此有相當風險,術前和術後都需要密切監察和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它不是一個用以代替長期預防性藥物治療的手術,亦不適用於一些病情較輕的患者。其實,由於在醫學界有關BT的研究文獻數量遠比起傳統治療為低,它在哮喘的治療位置,與它較長遠的效用及副作用等數據,將是醫學界需要展開的研究目標。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副主席、呼吸系统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