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教育:脫歐危機?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17日

【明報專訊】「脫歐創造兩個新詞Brexit和Brexodus。Brexodus指的就是大規模的公司和民眾從英國離開。」

上述為《歐洲時報》專題報道「英國高校脫歐困境:歐盟學者的離去」的引言。

2300名歐盟學者離職

有資料顯示,2017年從英國大學辭職的歐洲學者數字達2300人,比脫歐公投前增加19%。頂尖大學牛津損失慘重,230名歐盟學者離職,比2014至15年的171人多。King's College London有139名歐盟學者辭職,2016年為108人。另一頂級學府劍橋離職人數則自153人增至173人。各大學離職教授人數均有增長,反映歐盟學術界精英對脫歐政策不穩定性的擔憂。

據報道,很多歐盟學者已對英國政府遲遲未有挽留行動失望,擔心正式脫歐後英國學術發展的負面影響,特別是研究現代語言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學者前景。

學者憂科研經費大減

目前在英國工作的歐盟學者約25,000人。年輕學者擔心脫歐的整體經費支援,影響學術研究水平倒退。過去十多年間,英國從歐盟獲取的科研經費達88億歐元。這光景將自脫歐後終結。

英國的優質教育每年均吸引不少於20多萬國際學生遠赴留學。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指出,英國每年招收的國際學生就讀期間,透過學費宿費及諸般開支,根本就為這英倫三島製造了超級龐大的經濟利益,為英國經濟發展奠下重要基石。

在此關鍵時刻,英國未來的教育和居留政策,包括對歐盟人才的取態,國際學生人數之限制,及不同界別的人的工作年限,居留標準等,必會觸及Brexodus這底線了。

不經意在倫敦「老來從子」三年。小兒子盛夏Bristol法律系畢業。觀乎他每次回家談大學生活和學習,總是很正面,充滿自信,對教授評價很高,就知悉我家這些年遠赴重洋的文化經歷是值得的。再回想大兒子五年前在倫敦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念碩士,彷彿是昨天的事。上周和他在「皇朝」晚飯,談起他和當年同學充當顧問,組成教學聯盟團隊,為投考博士研究生出謀獻策,修訂論文等。看着他在啖炸蟹鉗的神情,悠然自得,似乎整理一篇三千字的文章,比吃蜆肉生菜包更輕鬆容易。老爹邊吃邊想,這也不枉捱了大半輩子!兒子倆在香港和英倫的學問已收歸己有,一生伴着他倆活學活用,爹娘可安心。

英式教育 提供民主思考空間

英式教育提供了思考發展空間,文化藝能多元孕育,法制自由民主等西方概念。萬佛朝宗,今天在這全球化鐵路的軌迹上,東西意識形態要是融和一點,互為作用更妙。

咱們吃團年飯,中秋賞月,冬至團聚,管它fusion菜、火鍋、懷舊菜、壽司,吃的是跨國界親情友情,那管是什麼教育的標籤。

老媽子生前教誨:做人要心直,老外稱之為integrity。這大抵始是教育的真諦吧。做到老,學到老。老幼老友共勉!

■Profile

老友多稱吳錫輝Raymond為輝哥。1973年香港大學畢業,修讀英國文學和翻譯。1974至2006年服務香港電台33年,退休前為副廣播處長。退休後在港大、浸大教授傳理系,並出任點心衛視顧問,及於Now TV、有線電視、無綫電視主持和監製文化節目。

文、圖:吳錫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