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Green:極簡主義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24日

【明報專訊】上Netflix網觀賞紀綠片Minimalism: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看到處於瘋狂狀態的群眾趁着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衝入百貨公司搶購特價貨品的片段,想起最近銅鑼灣也出現類似情景:崇光感謝周年慶。想買減價貨的熱情足以鼓動人潮佔領店外整條行人路,正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店門一開,大家恍如跑馬地的賽馬在開閘後狂奔進店內,就知道消費主義氾濫全球,美國香港並無二致。

不停搵錢不停購物

紀綠片透過發起「極簡主義」的兩名好友的個人經歷道出現代人陷於物慾漩渦的景况:忙於追尋所謂的「美國夢」(其實即是要賺很多錢然後去買很多東西),一個賣手提電話賣到教手下如何向一個五歲小朋友推銷;另一個則在母親逝世和婚姻破裂同時發生後,仍然忙於去宜家家居買這樣那樣的牀櫈衣櫃電視櫃和茶几。不停搵錢不停購物可是愈買愈不快樂,但是控制不了自己,還是要繼續搵銀繼續買,為什麼?正如片中受訪學者表示:「You can never get enough of what you don't really want.」許多人誤以為透過購物和擁有豐盛的物質生活就可以令人生感到圓滿、充實,所以當購物未能帶來上述心靈滿足時,他們錯覺只是因為他們買得未夠多,於是拚命買更多的東西,希望終有一天「到得彼岸」。

如何脫離物慾漩渦?

物慾漩渦愈轉愈深,也多得廣告誤導大家購物能普度眾生。片中強調廣告「毒害」兒童,鼓勵他們吃垃圾食品和購買鼓吹暴力或性別歧視的劣質玩具,我卻更有興趣針對重金禮聘藝人紅星來演出的信用卡廣告說兩句。天后腰纏萬貫,不要說買件衣服去參加懷舊舞會,分分鐘買豪宅都可以「一炮過」,點解銀行會請天后拍廣告示範買衫可以用積分抵消簽帳,有需要時還可以透過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申請分期付款(其實即是向銀行借錢購物)?就是想令觀眾認同購物帶來快樂這個歪理,所以就算沒錢買,問銀行借錢去買也在所不惜。

「極簡主義」提倡脫離物慾漩渦,身心重獲自由,輕裝上路,也許會更容易覓得圓滿充實的人生。

文:彭凱恩

圖:Sally Ip

gogreenhongkong.wordpress.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