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辨色 隱藏健康密碼 血尿事小?隨時癌先兆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28日

【明報專訊】尿液有不同顏色、氣味及稀濃度,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因當天喝過或進食的東西,影響排尿的顏色及氣味。雖然世上並沒有健康尿液的標準,但從尿液中,的確有可能看出一點端倪。

根據最新文獻顯示,服用薄血藥的病人,可能會通過小便將潛藏的泌尿系統隱疾反映出來,所以病人不應掉以輕心。若有血尿情况出現,便應找專科醫生及早求醫,作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小便成分主要為水分及氮化物等排出體外的代謝廢物,每天喝水量及進食食物種類,都會影響小便顏色、氣味,甚至成分。小便顏色通常為淡黃至深黃色,但若出現血紅色或像普洱茶般的深啡色,就應多加留意,前者可能與感染或癌症有關,後者或是肝膽疾病的徵狀。

今年Urology醫學期刊114期發表一份文獻,團隊就22項研究加以分析,在17.5萬名服食薄血藥病人當中看看他們的血尿風險,同時亦比較了5款近代最常用的薄血丸或通血管藥(即亞士匹靈、華法林、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及氯吡多)。研究顯示,服用達比加群酯的病人出現嚴重血尿的情况,比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高出近200倍,服用氯吡多則比服用亞士匹靈高1.2倍。另外,經檢查後發現,有血尿問題的人當中,患上泌尿系統疾病的病人有44%,患癌症的則有24%。

由此可見,若病人正在服食上述藥物而出現血尿,薄血藥可能將病人潛藏的泌尿系統隱疾或癌症反映出來,如泌尿系統結石、惡性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所以,大家不應掉以輕心、忽視血尿,應找專科醫生及早求醫。醫生會為病人掃描腎臟、泌尿系統,以及檢查小便等,看看有沒有癌細胞、生結石等情况,再作進一步治療。

屙血尿一年懶理 確診膀胱癌轉移

事實上,有不少市民在出現血尿時,起初會以為只是發炎,而自己購買藥物「治療」;有些男士會誤以為是性病,怕尷尬而拒絕求醫。曾有一名50多歲的男士因盆骨痛而前往看骨科醫生,照X光後發現為癌症轉移,要轉介至泌尿外科。但其實該男病人的血尿徵狀已有一年,最後確診為膀胱癌,由於延遲求醫,癌細胞已擴散,無法根治。

膀胱癌大致分兩類,包括「表淺性」,即癌症在膀胱內壁淺層,以及浸潤性膀胱癌,即癌細胞已侵蝕至膀胱深層肌肉。早期的治療方法相對簡單,可透過內視鏡經尿道進入膀胱內將腫瘤切除,術後須定期檢查以減低復發率。而第二類即浸潤性則須切除整個膀胱,由於膀胱用來儲存尿液,手術切除後,病人就須掛尿袋或靠「假膀胱」,排出腎臟製造出來的尿液。

掛尿袋vs.假膀胱

掛尿袋為傳統的做法,醫生會為病人開一個造口,將輸尿管與部分腸道的一端相連接,腸的另一端則縫於腹部的一個造口上,尿液便直接從造口流至於腹部的「尿袋」內。而最近十多年亦有「假膀胱」的做法,醫生會將部分腸道作成假膀胱,再接駁輸尿管。但由於腸並不能像膀胱般「收縮」,病人並未能排清尿液,須「插喉」將剩餘尿液排出,更要自己清洗腸的分泌物,避免發炎及結石等情况出現。據醫學回顧研究及臨牀經驗,由於病人並不接受定時插喉導尿及清洗假膀胱,在過往十年中選擇做「假膀胱」重建手術的病人不是很多。

從以上個案可見,血尿可顯示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統疾病。市民平日除了應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外,一旦有血尿等身體不適,便應立即求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文:林建文(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