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the Art World﹕藝術detox之道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07日

【明報專訊】「人生裏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月前,因為事忙,竟然(!)miss out了歐洲現代藝術大師Modigliani在倫敦Tate Modern的大型展覽,懊悔不已。事後,痛定思痛的我承諾不會再輕易錯過這些很可能是once in a lifetime的重要展覽,如果展覽是在within三、四小時交通時間的地方,更要盡可能把握難得的機會,抽空「朝聖」!

幸好,最近令我有「不枉此行」感覺的中港台展覽也有不少,例如上篇文章提及過的北京松美術館的「明月松間照——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松』」(展出了46件以松樹為主題的宋、元、明、清書畫珍品)、香港中環Hauser & Wirth畫廊的Philip Guston個展(是這位美國藝術巨匠在過去30多年來的首個亞洲展覽),以及筆者在上周末專程到台北大未來林舍畫廊參觀的「常玉——寄黑 藏白 醉粉紅」展覽。

說到常玉(1895-1966),如果用時下流行於社交媒體的hashtag來概括他的一生和藝術風格,或者可以 #第一代在1920年代留法的中國藝術家 / #生前是潦倒落魄的浪子 / #死後是忽然成名的億元畫家 / #風格糅合中西美學 / #簡約恬淡 / #文人詩意 / #華麗 / #浪漫 / #高雅 / #冷酷 / #孤傲 / #純粹 / #寫意 / #裸女 / #花卉 / #虎豹 等來形容之。

反對將中國美好的文字「破壞」

在常玉充滿傳奇的一生中,最dramatic的故事當屬這個:原本打算把數十幅畫作從法國寄到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怎知道藝術家在此時掉了護照去不了台灣,後來又因意外突然離世(有指是因為家裏瓦斯中毒),這批作品儘管最後安全送抵美術館,但直至多年後才被發現和重見天日,and the rest is history...

另一個關於常玉的鮮為人知故事:據常玉的好友,同樣在後來移居法國的中國藝術家朱德群所說,在1950年代末,新中國政權決定將文字簡化,常玉不以為然,乃大聲疾呼,反對將中國美好的文字「破壞」……隨後,他更直接寫信給早在留學法國時認識的周恩來,詳細說明他反對的理由。當時,大家都非常敬佩常玉的舉動,「紛紛送他一個like」。

從當年籍籍無名,到今天的聲名大噪,在常玉的藝術市場推廣上,其中一位不可不提的功臣就是台北大未來林舍畫廊的第一代主人林天民先生。自1990年代初,林天民一直努力在法國結識各大巴黎畫商,嘗試盡個人之力把常玉的油畫和紙上作品購回,然後陸續帶到台灣展出。至今,他的畫廊由1992年的首展開始已舉辦過六次常玉個展。剛於上周結束的最新展覽則首次由他的兒子,也是畫廊的第二代接班人林岱蔚負責統籌,延續其父在過去廿多年一直致力推廣常玉的使命。

追求精神營養的藝術世界

如果有人問:常玉現象在當代社會究竟有什麼意義?或他的作品跟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和心理到底有何關係?或許我們可以引用常玉自己的說法來回答:「歐洲繪畫好比一席豐盛的菜餚,當中包含了很多燒烤、煎炸的食品以及各式肉類。我的作品則像是蔬菜、水果及沙律,能幫助人們轉換及改變對於欣賞繪畫藝術的品味。」常言道:You are what you eat,在追求感觀刺激多於精神營養的當代藝術世界,如果我們能吃多點像常玉這種在國際藝術界公認為等同「米芝蓮三星」的中西fusion清淡素菜,滋潤一下雙眼之餘,又可順便detox一下身心,也是賞心樂事。

■ Profile

伍常

前佳士得美術學院課程主管,現為獨立藝術顧問。

文:伍常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