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Eye:香港電台90周年散記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28日

【明報專訊】遠在1928年,一批業餘無線電發燒友不知有心或無意,始創了當時未名為「香港電台」的香港電台,開展香港聲音廣播第一章。

上世紀50、60年代,聲音廣播添了兩新成員:麗的呼聲,商業電台。麗的呼聲收費,港台商台免費。商業電台始創人,前輩何佐芝先生當年引進原子粒收音機,為聲音廣播掀起新浪潮。

兒時收聽電台廣播為樂,1960年代無甚消遣,收音機已屬奢侈品。最過癮為助二家姐以硬卡紙抄寫寄往英文台的點唱片,節目主持人Ray Cordeiro、Bob Williams,外國歌星Elvis Presley、Cliff Richard、Pat Bowie等名字永不會念錯,歌曲名稱如Blue Suede Shoes、The Young Ones如數家珍。二家姐偏愛男歌星,和如今粉絲追捧韓星無異。而填點唱卡日子久了,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等名字已深印腦海,未會磨滅。

1967年暴動,商業電台「大丈夫日記」節目主持人,前輩林彬先生被暴徒燒死,震驚媒體,印證聲音廣播在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影響力和重要位置。

一人分飾兩角 演繹兄弟反目場景

筆者1973年港大畢業,念英國文學和翻譯,在英文南華早報看見港台招聘Assistant Programme Officer(Radio Drama),膽粗粗應徵去也。試題妙絕:「教父」小說中的一場兄弟對峙,先來英譯中廣播劇二人對話版本備用,接着在錄音室運用無比想像力,一人分飾兩角,演繹兄弟反目場景電台版。

當年膽正命平,表演完畢離開廣播道廣播大廈回家蒙頭大睡。錄音翻譯水平怎樣壓根兒記不起。誰料幾星期後接獲知會,重返港台進行面試。主考官為張漢彪先生、何楚雲女士和李安求女士。

問題來了,請問閣下收聽港台哪一個廣播劇節目?聲大大答曰:「十八樓C座!」回家一check,商台節目是也,心想唔死就奇。誰知人的命運與戲劇無異。Oh dear!一千零一個職位考到,就這樣誤打亂撞入了港台當公務員,一幹至退休,共三十三個年頭。

港台同事秉承着公營廣播的核心價值

1974至2006年間,見證了港台不同年代的變遷。回歸前後,已是兩碼子事。不變的還是欣見港台同事秉承着公營廣播的核心價值,以服務香港市民為依歸。風來浪去,潮起潮落,這棵老樹還是聳立在廣播道,有人說它冥頑不靈,有人謂它食古不化,有人稱之離經叛道。

前些時回港,每天早上總往景光街7-11便利店購報,和筆者年紀相若的店長和顧客們,多來一個「晨光第一笑」打招呼,接着就說:「好細個聽你做節目!」

寥寥數百字,道不盡對香港電台母校之情。2002至03年間,為港台招聘了15名Super APO,圈定繼承團隊,新媒體、電台、電視、新聞、公關、機構事務等,都要懂都要學都要嘗。

去年底回港,和這15名當年的小子丫頭重聚,真有滄海桑田之感。十五年前的大學畢業生,今天已成媒體骨幹,在港台一群均成重心栽培翹楚,看着他們的熱情、同理心、價值觀,與昔日無異。他們都正直坦率,映照香港公義。只有更多更成熟的傳媒工作者,始是香港的明燈導向。

■Profile

老友多稱吳錫輝Raymond為輝哥。1973年香港大學畢業,修讀英國文學和翻譯。1974至2006年服務香港電台33年,退休前為副廣播處長。退休後在港大、浸大教授傳理系,並出任點心衛視顧問,及於Now TV、有線電視、無綫電視主持和監製文化節目。

文:吳錫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