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84):我生了一個膿瘡

文章日期:2018年07月23日

【明報專訊】我素來自誇身體健康,縱使生活飲食不規律,也絕少生病。直至最近兩個月,我發覺背脊的粉瘤(一種皮膚良性囊腫瘤)不但變大了,更愈來愈腫痛和發熱。

「陳教授,你的粉瘤發炎變了膿瘡,要分開兩次開刀!」這是我的外科同事給我的建議。

其實這個粉瘤已跟隨我超過十載,本來它只有龍眼般大小,也從來沒有帶給我任何不適,所以我和它一向「和睦相處」、互不打擾。可是這個粉瘤忽然惡化,因受感染而變成了膿瘡,需要先把它割開放膿,待發炎消退後,再安排另一個手術把粉瘤切除。本來我以為這只是小手術,可是我素來怕痛,其間所經歷皮肉之苦讓我更體會到病人的感受。

開刀放膿 痛得全身打顫

由於我的膿瘡狀况特殊,外科醫生覺得開刀放膿之前,注射局部麻醉針藥的成效不大,於是在膿瘡表面塗上麻醉藥膏。可惜那些聲稱有麻醉功能的膏藥真的十分「麻麻哋」。當外科醫生下刀劏開我個膿瘡的一剎那,真的痛得我全身打顫!我才明白到史泰龍於《第一滴血》的電影橋段,例如不用麻藥便割開或縫合傷口之類,純屬虛構幻想!當外科醫生下第三刀之際,我再也忍受不了,只好要求他增強止痛方法。由於部分膿液已排放了,於是他於傷口上注射了麻醉針藥,雖然注射過程也很痛楚,但往後的切割便沒有太大的感覺了。

可是故事並未完結。由於要清除感染,我早晚需要服用抗生素。肚瀉是抗生素常見的副作用,因為這些藥物把腸道正常健康的微生物群清除,那些有害的細菌便乘虛而入。我每天肚瀉五六次,經此一役,可能需要很長的日子才能回復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了。

親身體會「小病」患者之苦

此外,我每天也需要洗傷口。當年我在外科實習期間,也為病人清洗大大小小不同位置的傷口。但原來要把傷口用力「撐」開、將沾滿消毒藥水的棉花棒探入傷口、由最深處開始塗抹、徹底挖走內裏的污穢、再用紗布「塞」滿整個傷口的滋味,簡直可以用「眼淚在心裏流」形容,實不足為外人道!每天返回診所清洗傷口的道路總是很漫長、很灰暗,需要提起很大的勇氣才能踏入那個門口。

無論如何,我衷心感激醫治我這個膿瘡的醫護同事,沒有他們的專業及包容,我的日子更難受。現在我正茫然地等待下一次開刀,把這個跟了我十多載的東西切除。雖然這不是什麼大病,但小病的「痛苦」經驗再次令我明白病人之苦。身為醫生,我們很容易看輕了患上小毛病的病人,患重病的人固然需要我們全力以赴,但不要以為非重症的病人便可以掉以輕心。古語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套用在醫患關係上,我覺得是「勿以病小而輕之」。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相關字詞﹕陳家亮 吾生有杏 院長醫生周記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