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the Art World:香港不只是一個小漁村!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16日

【明報專訊】暑假,一向是本地藝術界所謂的「淡季」。

由於大部分重要藝術藏家(買家)都會出外度假,無論是博物館、拍賣行、藝博會,甚至是一般畫廊,其負責人一般都會選擇在這段時間休假靜修,為九月開始的一連三個月藝術界旺季做好準備。

而對於策展人來說,如果有機會,他們一般會選擇在這時舉辦一些「試驗性」較強的年輕藝術家作品展覽,或為畫廊旗下的藝術家舉辦聯合展覽,這樣一來可以把握機會培育新藝術家,也可以一次過把畫廊主人的品味呈現於觀眾面前,以「漁翁撒網」方式吸引觀眾的關注。

日前,筆者就有幸參與了一個難得的歷史藝術展覽項目,打破了我對於香港「暑假=冇乜大show好睇」的印象。

說的是正在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辦的「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一聽名字,有些朋友可能以為又是「一帶一路」的朋友(你懂的……)。在籌備展覽期間,筆者和博物館的策展團體開會時也有談到在公眾宣傳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例如怎樣可以在這個如此忽視歷史教育和考古知識的經濟城市,把香港與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關係說得清楚容易明白和有趣?

宋代船錨令人眼前一亮

每一場展覽都有它的獨特「賣點」(selling point)。例如這次展覽,就曾於2017年分別在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及意大利羅馬(威尼斯宮國立博物館)舉行,至少初步證明其藝術價值和內容上的重要性。但如果這只是一個無限複製copy and paste的巡迴展覽,無論這個展覽有多好有多exciting,觀眾的興趣恐怕也會大打折扣。幸好,香港海事博物館的策展團隊特別地在去年歐洲巡展的內容基礎上重新整理,並加入一些香港最新的水下考古發現,包括展前看電腦照片一點也不起眼,但在展覽現場一看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個在2016年於香港西貢糧船灣打撈出來的宋代船錨。

如果問到有關香港在1842年以前的前英國殖民史,我想even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許多人可能只會重彈那個有關「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都會」的論調,講到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沒什麼值得一談咁樣。但事實是否如此?據是次展覽的策展人所講,這個來自約一千年前的宋代船錨的重要性,正正在於它可以一個「無聲的歷史」的姿態告訴我們,其實在宋朝期間,香港已經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扮演着一個特別的貿易中轉站角色。而在展覽開幕同日舉行的學術討論會中,香港史學會董事兼執行總監鄧家宙博士也指出,如果以科學或常理的角度來分析這個來自宋代商船的船錨(碇石),我們可以碇石的大小來推測商船載貨量,從而推斷香港在當時經濟社會狀况,或許已發展到一個可以吸納如此載貨量的程度。

其實只要翻翻史書,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原來香港早於公元前4000年之前已有先民聚居在新界西南、長洲、南丫島、大嶼山一帶,至今仍有不少文物存世。現時後生一代都喜歡強調說自己是「香港人」,我經常想,如果真正的愛這個地方,我想我們大概不會容許自己對它的歷史一知半解的。

一場展覽,展示了200多件由內地及本地收藏的中國南宋至清初時期的出土文物,涵蓋陶瓷、金銀寶石、外銷畫、絲綢、石雕、古籍及地圖、金屬器、竹木器、船模型、海圖等,真的不能要求更多。希望看過的觀眾朋友都會欣賞這些前人為我們留下來的豐富文物遺產,並會自豪地說:「真的,香港不只是一個小漁村!」

■Profile

伍常

前佳士得美術學院課程主管,現為獨立藝術顧問。

http://www.facebook.com/wuchang55

文:伍常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