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冷綢繆抗流感 健脾祛濕 防冬季狂咳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27日

【明報專訊】每年的冬春季節都是本港的流感高峰期,除了小朋友,長者同樣是高危一族。患者常見病徵包括惡寒發熱、周身痠痛、頭痛、鼻塞流涕等,部分患者在感冒期間更會出現經久不癒的喉嚨痕癢、咳嗽痰多不止,甚至有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要預防在冬天患上感冒咳嗽,中醫強調一定要未雨綢繆,在夏末秋初的時候積極做好各種養生措施,努力改善體質,增強身體適應環境變化及抵禦外邪的能力,做到「治未病」。

對經常在冬季出現喉嚨痕癢、痰多咳嗽、氣促胸悶的長者來說,要預防患病,中醫認為需要提前從8、9月起做好養生調攝的工夫,不可等到入冬後才想辦法增強體質。《黃帝內經‧素問》的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按字面解的意思,就是在秋天傷於濕邪,到冬天就容易患上咳嗽。為了防止在冬季出現咳嗽、痰多的問題,要在秋季防止感受濕邪,也要積極保養脾胃,以免因為脾胃功能欠佳而形成「內濕」。

夏秋脾胃失調 天冷痰多咳嗽

有些人會質疑,秋天的氣候特點不就是「燥」嗎?曆法上過了立秋就是進入一年四季中的秋天,其特點是天氣乾燥,容易感到口乾、皮膚乾燥,需要滋陰、生津,這與濕邪何干?原來中醫對於季節更替有另一番見解。一般人會將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但根據中醫的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對應五個不同季節,它們分別是春、夏、長夏、秋、冬,中醫會將一年分為「五季」,對應五行。對於「長夏」所指的時段眾說紛紜,根據清代醫家雷豐在《時病論》上的見解,他認為長夏是介乎立秋之後、秋分之前的日子,涵蓋立秋、處暑、白露三個節氣,而五季中的「秋季」則是由秋分開始,包括秋分、寒露、霜降三個節氣,直至立冬之前。

五季中的長夏在五行屬性為「土」,對應五臟為脾臟,對應五氣為濕。在長夏的日子,天氣仍然炎熱,而且往往經常下雨,容易同時出現酷熱和潮濕的氣象。若然在立秋至秋分的日子因為淋雨,或飲食不節,招惹濕邪,妨礙脾胃正常運化飲食和水液的功能,體內便會形成水濕痰飲一類的病理產物。這種「內濕」的脾胃失調狀態,如果一直沒有好好處理,並延續到冬天的話,因冬季陰盛陽衰,天氣寒冷,體內積存的屬性為陰寒的水濕痰飲便會乘機肆虐,影響身體機能,臨牀常見的症狀便是痰多咳嗽。

滋補不當 喉癢陣咳不止

除此之外,假如在秋分至立冬天氣較乾燥的日子濫用滋陰進補,因為不當滋補或滋陰過度,可令身體積聚痰濕之邪,也可導致「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的問題。這種因脾胃虛弱、痰濕蘊結而形成的冬季咳嗽往往都有以下的特徵:喉嚨痕癢,陣咳不止,咳聲重濁,痰涎量多而清稀,乃至鼻涕倒流不止,平時容易疲倦乏力、消化不良,舌色淡而舌體腫脹、舌苔白滑、脈細。患者每當碰上冷熱溫差、吹風受寒、飲食生冷,或夜臥休息時都會誘發劇烈咳嗽,甚則氣喘痰鳴、呼吸困難。中醫要治療這種咳嗽,既要驅風散寒,亦要溫化痰濕,更重要的是改善脾胃的運化功能,杜絕痰濕的產生。

要在8、9月的日子積極調養脾胃,防止體內積聚痰濕的病根,以免一到冬天陰寒的日子演變為痰濕咳嗽的問題,就要做到以下的養生要點:

1. 少吹冷氣防濕邪

立秋以後,從陰陽變化來說開始進入陽消陰長的階段,日照時間逐步縮短,我們也需要開始保養陽氣,以備冬天所需。因此應逐步減少吹冷氣、喝凍飲、進食生冷食物的頻率,不要淋雨、冒濕,以免令身體累積濕邪或傷害脾胃功能。

2. 白天運動補陽氣

要使體格強健,活力充沛,就需要配合體育鍛煉。對平時沒有習慣做運動的人而言,可先由運動量較低的急步行、緩跑開始,每次維持30分鐘,每周兩至三次,要循序漸進鍛煉,讓身體慢慢適應。做運動的時間宜爭取在有日照的時段,白天到戶外做運動可接觸陽光,有助溫陽補氣、鬆弛身心,效果較黃昏後做運動為佳。

3. 滋補過度惹濕濁

入秋後天氣逐漸乾燥,可以適量進食有滋潤效能的食物,如雪梨、白木耳、純正蜂蜜等,但不可滋補太過,不要進食過多甘甜、滋膩、具有養陰作用的食物或藥物,慎防因滋陰過度而令脾胃吃不消,產生濕濁。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