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偵」奇:輕視拗柴 墮慣性拗柴循環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29日

【明報專訊】不論你是否運動健將,都可能試過拗柴,但有研究指出接近55%的拗柴傷者都沒有尋求正確的治療。

拗柴,醫學上稱為足踝關節扭傷(Ankle Sprain),以往又稱為「"Simple" Ankle Sprain」,但隨着對此創傷有更深入的理解,特別是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後遺症,權威足踝外科醫生認為「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simple ankle sprain」,無論是何等程度的拗柴都並不簡單,不容忽視。

拗柴的典型受傷動作是足踝下伸及內屈,導致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甚至撕裂,超過九成是「前距腓韌帶」受傷,嚴重的話「跟腓韌帶」和「後距腓韌帶」亦可能受傷。拗柴後,患處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徵狀;受傷程度分三級,第一級是韌帶輕微損傷,只有少許腫痛;第二級是韌帶局部撕裂,足踝外側嚴重紅腫,走路時感到疼痛;第三級是韌帶完全撕裂,足踝傷處腫痛,影響關節活動,難以行走。如果在臨牀檢查中發現有此情况,醫生會安排X光檢查有否骨折,比較常見是脛骨(Tibia)、腓骨(Fibula)和第五蹠骨(Metatarsal)骨折。

除了發炎,部分嚴重的拗柴還會出現踝關節不穩定(Instability)。此徵狀一般難以察覺,患者亦很難準確說出來,或許會覺得「關節郁得唔順」、「隻腳好似鬆一鬆」等。主因是負責穩定足踝外側的韌帶嚴重受傷,一般在炎症期後(5至7天)最為明顯。醫生可以透過臨牀檢查如踝關節前拉測試(Anterior Drawer Test)來衡量關節的穩定度,配合痛點的檢查,幾乎可以確定前距腓韌帶的受傷。而磁力共振則可以診斷韌帶的撕裂程度、關節的軟骨有否損傷等。

「RICE」急救 嚴重需踝關節固定

不論拗柴的嚴重程度,應急處理也可以應用「RICE」,即休息(Rest)、冰敷(Ice Therapy)、患處加壓(Compression)、抬高患處(Elevation),緩和炎症反應。若屬嚴重受傷,影響行動能力,短時間的踝關節固定(Immobilization)如利用石膏或腳托將有助復元,但一般不建議超過10天,以免肌肉萎縮。

隨着發炎徵狀漸退,運動員可以開始接受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其特點為會因應運動員的運動需要而制定個人化的復康計劃,以盡快回復狀態。治療中除了包含傳統復康計劃中的伸展和肌力訓練外,功能性復康還包括踝關節本體感覺、關節穩定性、平衡及反應,後者對會否形成慣性拗柴有着極為重要的影響。可惜臨牀上大部分患者,尤其業餘運動員,都輕視了後期的復康,誤以為只要消腫無痛便等於痊癒,結果跌入慣性拗柴的惡性循環。

何時可以重新比賽一直是很多人的懸念,很大程度需要根據受傷程度和復康進度,才能完整地評估。然而,不少運動員因為輕視了問題,在完全康復前已開始競賽,不幸再次拗柴而加劇傷情。初次拗柴即使嚴重至韌帶撕裂,因為踝關節的韌帶復元能力比較強,多數可以通過非手術性治療而完全痊癒;但對於高需求的職業運動員,嚴重的韌帶撕裂加上持續的關節不穩定,有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賽季,此時便需要做手術加快復元。現在修補韌帶主要用微創手術,術後炎症反應更少,對運動員的復康有莫大幫助。

文:楊旭楠(骨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