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增保護意識 勿依賴社工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近年由於發生幾宗幼兒被虐致死的慘劇,政府終於有意將社工加入幼稚園,教育局亦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幼稚園學生缺課通報機制。然而,這樣的改變未必能有效地預防虐待幼兒的事件發生。

筆者早年於防止虐待兒童會工作,經常接觸到虐待兒童的舉報。但個案會來到這裏的原因,是因為一般的社工都傾向將這些個案轉介至社會福利署或防止虐待兒童會,本身亦缺乏處理同類事件的經驗。在筆者接觸的個案中,很多時是靠學校的職員鍥而不捨的行動,最終才能揭發虐待兒童事件,讓兒童真正受到保護。

然而,並非每宗個案都能順利處理。由於幼兒在四歲前一般都難以描述事發經過,再加上家庭本身的考慮,例如施虐者為家中成員,在父母影響下,被虐兒童未必說得出實情。所以,幼稚園社工要做到保護兒童的目標,或須具備「多專業處理」的技巧。所謂多專業處理技巧,是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去調查事件及解決家庭的問題,讓受虐兒童真正受到保護,同時家庭成員能得到合適的服務支援。參考各方面的研究,預防應該比事後處理更重要。所以對於幼稚園加入社工的職位,整個幼稚園教育也可能要改變一些方向。

幼稚園社工的角色,固然可以連結社區資源,亦可以聯絡社區上不同的持份者,有效地建立保護兒童的安全網絡。而幼稚園方面,亦不應過於依賴社工,可調派一名專責老師接受深度訓練,了解保護兒童及家庭問題,處理程序及法律等。加強家長及其他老師們對保護兒童的意識,如果發現家庭問題就能夠及早介入。幼稚園應發展一套預防及處理危機的政策,提供清晰指引,能在限定時間內接觸相關的家長和幼兒,解決問題;並且成立危機小組,由專責老師、社工及校長組成,更有效地處理問題及危機。若能夠讓新的幼稚園社工和多專業伙伴一同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就能實現保護幼兒,防止幼兒被虐待的慘劇再次發生,使他們在安全和關愛的環境下成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