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好性:無性戀──小眾中之小眾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03日

【明報專訊】國際及亞太區研究顯示,性傾向是多元,包括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無性戀,以及多元流動性傾向等。社會心理學學者哈力教授提出過「性傾向偏見」的概念,認為偏見者視異性戀為唯一「正統」或「存在」、「高人一等」的性傾向,視非異性戀為「次等」、「不存在」或「有病」。性傾向偏見使小眾中的小眾被病化及邊緣化。

對男女都無性趣

和無性戀女生Anson接觸,她經過十幾年探索,認為自己是一名無性戀者。她自小在香港長大,曾經為了解自己的性感受及性傾向而和男、女生拍拖,但都感受不到性吸引,每一次親密接觸,包括身體接觸及性關係都感到厭惡,家人和當時的伴侶曾質疑她是中國人所稱的「石女」。

Anson感到自己被排除在主流異性戀社群,甚至同性或雙性戀性小眾社群之外,是小眾中之小眾。她曾求助於輔導人員,包括社會工作者、家庭治療師、性治療師,但往往被專業人員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診斷為「女性性功能失調」。

同樣需要情感依戀

雖然對性行為興趣不大,Anson感覺自己有情感的依戀,仍然享受與伴侶共處。經過多年看文獻及自我探索,她終於理解自己是一名無性戀者,開始明白在戀愛中只要找到適合伴侶,互相配合理解便可。她認為無性戀是一種性傾向,用於描述那些不從任何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的人,但他們一樣有豐富的情感需求,可以談戀愛。她接觸的無性戀者性別很多元,有男性、女性、跨性別等。Anson透過自身經歷,認為性傾向偏見致很多處於異性戀主流之外的人,感覺自己不正常,被病化或被孤立。

新指引:非精神病或性功能失調

國際著名期刊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在十幾年前已經開始關注無性戀的議題和研究,今年刊登了一項有關200多名中國無性戀者研究,讓我們看到無性戀現象是跨文化存在。而在2013年出版的最新版本DSM-5中,對於無性戀者特別註明——如求助者經過探索,了解自己的性傾向是無性戀者,輔導人員要尊重他們自我界定的性傾向身分,不適合診斷為性功能失調(Sexual Dysfunction)。無性戀者是一種性傾向身分認同(identity),而非精神病或性功能失調。

無性戀者在主流輔導中被病態化,在家庭及性小眾社群也被邊緣化,他們希望被了解、被去病化、被看見、被接納。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相關字詞﹕性傾向 無性戀 郭勤 全民好性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