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這謝幕時一臉衝勁的肥仔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是的,Alexander McQueen讓人懷念的,是當初在謝幕時一臉衝勁的肥仔模樣,而並非後來事業及收身同樣成功、身穿COMME des GARÇONS的型佬。還記得2010年2月11日從臉書突然看到McQueen逝世,向行家證實了這個壞消息,這亦成為了時裝紀錄電影McQueen的結尾。

「首套」悼念的電影

Alexander McQueen的紀錄電影於2018年6月在歐美上映,有聞香港亦有電影公司購入影片發行權,並將於2019年上映。雖然電影可以在網上平台購買觀賞,但這套由Ian Bonhôte及Peter Ettedgui聯合執導的McQueen,應該是屬於在戲院內播放的電影。

坊間一直都有不少關於Alexander McQueen的紀錄片,但大都是事主離世事發後,以電視台的紀錄片為主。如由Louise Osmond執導、於BBC Channel 4播放的電視紀錄片McQueen and I便是其中一例。影片名字中的「I」字,除了意指電影內各個相關人物談自己與Alexander McQueen的關係,亦意指名字同樣以「I」開首的Isabella Blow。坊間亦出版了不少書籍和舉辦展覽,是紀念亦是悼念。但作為電影,McQueen算是首套。

近年時裝紀錄片,有很多變化。以前大多是making of加專訪加時裝表演加生活片段,刻劃時裝設計師的生活百態,滿足大眾好奇心已經夠照。但近年的時裝電影開始變narrative,講究起承轉合,如We Margiela及Dries都是當中例子。而McQueen,則更是少有地以故事為骨幹的時裝紀錄片。

應該走入戲院觀賞……

大部分時裝紀錄片都應該走入影院觀賞。原因之一是時裝是講求細節的工業,亦需要相合的媒體來呈現。二是很多時裝紀錄片盛載的,都是fashion moment,是時裝史的一部分。三是不少時裝紀錄片內所有的時裝表演,都是larger than life,特別是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及時裝表演,結合了表演及藝術的綜合媒介。透過影院銀幕及與世隔絕的空間,才能置身其中體現作品及表演中盛載的情緒。近年時裝騷表現較為接近的,就只有Thom Browne及Viktor & Rolf。

McQueen一戲在McQueen逝世8年後面世,與2011年上映的McQueen and I結構相若,都是順着Alexander McQueen的事業發展及相關人士訪問為主軸。但McQueen的登場人物更多,並大多以同事及家人現身說法為主。前僱主方面,有Anderson & Sheppard、Romeo Gigli及辰野浩二(Tatsuno Koji),可以看到他的風格來源;Bobby Hillson及Isabella Blow,則表現了他們作為伯樂的角色。但McQueen有別於McQueen and I的,是見證着Alexander McQueen高低起落的伙伴,如作髮型化妝的Mira Chai Hyde,作場地設計的Simon Costin及時裝設計師Sebastián Pons等。

因為Alexander McQueen,我看了這套電影3次。第一次看的,是重溫時裝作品及表演。第二次看的,是他的生活片段。第三次看的,是一種希臘式的悲劇。整套電影以5個時裝表演劃分各個段落,包括Jack the Ripper Stalks his Victims、Highland Rape、It's a jungle out there、Voss及Plato's Atlantis。當中有不少金句,如Central Saint Martins時裝碩士專業的創始人Bobby Hillson的「You can't teach talent, but what you can do is make them better at what they do, or more professional.」,談的是天才。又或是Isabella Blow的「Discovering people is a big thing. It's like being a mother. And the milk's dried up.」,談的是作為老年時裝人青春不再時如何保持入流(relevant)。

時裝伯樂的功能

本文無意作Alexander McQueen的時裝作品導讀,因為電影本身及坊間書籍已足夠讓人理解他的作品如何銳利偏鋒,我們更有興趣的是電影描述Alexander McQueen一生所帶來的啟示。

首先是時裝伯樂。其實過往多年,有不少時裝伯樂的真人騷,如American Next Top Model、Project Runway,又或是Anna Wintour的The Fashion Fund,卻大多成為了娛樂,而失去了本身應有的時裝伯樂功能。相近的有CDFA,但相對而言,並沒有Isabella Blow單人匹馬一手發掘的設計師如Alexander McQueen、Philip Treacy、John Galliano、Hussein Chalayan,又或是模特兒Stella Tennant及Sophie Dahl等一手湊大般出色,比起上述的電視節目更輝煌。

第二點,是關於出身及empowerment(自强)。電影中另一個老土但現實的脈絡,是Alexander McQueen如何由藍領家庭爬上社會階梯成為名人。Empowerment該是Alexander McQueen窮盡一生的課題。例如大家可能最享受是在買下一件衣服那一刻的快樂與興奮,但感覺會隨時間逐漸冷卻。但當中少數例子,如Chanel的little black jacket,讓人有一種jet set感覺,當然也要配合個人精神狀態良好,才可以有種「整裝上陣」的感覺。而Alexander McQueen本尊的設計如長軍褸,則有一種empowerment的感覺,是一種反方向由衣到人的能量流向。

一個悲劇的誤會

McQueen其實反映了不少他在Empowerment上的掙扎。至少,在電影內看到他認為empowerment會讓他找到愛。由小時受到性侵,到入主Givenchy,再到其後的外形改變,其實是Alexander McQueen以時裝為女性帶來empowerment的同時亦是一個empower自己的過程。看畢電影後不禁會想Alexander McQueen生而為人,大抵是一場誤會,而這個誤會,亦帶來悲劇,包括Isabella Blow的,亦包括他自己的。社會鼓勵人人向上,爬踰社會階梯。而電影內,Alexander McQueen成為了一個以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最後,他成為了理想中的Alexander McQueen,但卻沒有得到他理想中的快樂。整套電影放於香港亦能反映兩件事。一是Alexander McQueen生命中能向上流突破出身的階梯愈來愈窄,二則是他的生命其實是不少香港人甚或是全球新世代的縮影——幾經努力後即使登上上流,成為了以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但與真正的快樂及理想卻愈走愈遠,只能成為亦步亦趨的眾生。

讀者無論是時裝愛好者或只是對之一知半解,這套紀錄片想必亦能帶給大家對Alexander McQueen、對時裝有更多感想。

文:Dawn Hung(www.sedimento.co

統籌/John Wan

編輯/陸亮瑋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The Buzz